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更多美好留在记忆中

(2016-06-02 07:01:50)
分类: 观星

让更多美好留在记忆中

 

逄春阶

 

让更多美好留在记忆中

     生老病死,草木荣枯,乃自然规律。最近几个文化名人的离去,在坊间引起不小震动。好在,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作品依然在流传,手机上你我互转的,我们低头看的,不是有一些吗?我想起著名作家孙犁的话:“彩云流散了,留在记忆里的仍是彩云;莺歌远去了,留在耳边的还是莺歌。”

    无论是杨绛、陈忠实的诗文,还是闫肃、张藜的歌词;无论是梅葆玖、李世济的唱腔,还是葛存壮的电影、贺友直的连环画、郭颂的优美歌声,都影响了几代人,感染了几代人,娱乐了几代人。他们的音容和他们的作品,像月下山溪的粼粼波光,闪烁着,跳跃着,追逐着。最可喜的是,流动着,活着!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同点:尽量不给人间制造垃圾,不给后人留下笑柄,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多给子孙留些念想。

     艺术真谛,独一无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东西,太难太难了。当你攀登的时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较劲,有时候,几乎所有的能量在往下拽你,阻止你前进。卓越艺术家之所以卓越,就在于战胜了那些干扰因素,就在于咬紧牙关杀出了一条血路,就在于自己残酷地堵住了自己的后路。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顽强,看到了毅力,看到了责任,看到了“工匠精神”,“钉钉子精神”。不知为什么,缅怀这些文化名人的时候,脑海里老是出现名中医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的句子,这些句子是我祖父教给伯父,伯父又多次跟我念叨的:“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 ,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艺者,医也。目光对准的都是人。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大艺人”,还是“大医人”,都是知行合一,始终如一。

     记忆信息是递减的。若干年前看过的《洗澡》《干校六记》《白鹿原》,是不是再翻一翻?你还记得那些精彩的章节,精彩的细节吗?若干年前听的《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前门情思大碗茶》、《乌苏里船歌》、《新货郎》、《山不转水转》是不是再听一听?你还记得歌声里传递出的清新气息吗?若干年前看过的连环画,老电影,是不是再看一看?你还记得小小画作里隐藏的那些微妙玄机吗?

还记得电影《小兵张嘎》中的反派角色龟田吗?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快了,忙得太过了。前人好不容易创造出的好东西,如果轻易丢弃,是不是太可惜了。来吧,让记忆唤醒记忆,让歌声唤醒歌声,让画面唤醒画面,让正能量碰撞出正能量。

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的信息,通过手机涌向每个人的大脑。我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但又无能为力。是不是尝试着用用减法,关闭一些窗口,把目光留给那些经典。生命是一团火,艺术家们的作品,就是一簇簇火苗。与其接受那些所谓的新信息,不如温故。

我还想说,缅怀故去的文化名人,不必纠缠那些枝蔓,不必计较那些“缺点”,有那些“缺点”,反而更真实,那是人人都容易犯的,何必苛求他们呢。不必美化,不必丑化,更不必妖魔化;别诗化,也别俗化。择善而从,见贤思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让更多美好留在记忆中,独自享受,或者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