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哪尊神在难为山东考生

(2015-06-08 10:46:55)
标签:

育儿

分类: 日记

   肉豆丝藤?啥玩意?据说是台湾的称呼。莫名其妙。我同意李敬泽先生的说法。

     李敬泽

        有的题,我觉得出的还不错,比如全国课标“爸爸在高速公路上打电话”那个,还有江苏的“谈文章与人品”的。为什么说不错,因为我觉得这两个都是真问题,都是需要拿出一个年满18岁成年人的理性、判断力和论述能力去应对的,还是不错的。
  其他的作文题目说老实话,好多我就完全不知所云,比如什么“喷泉与泉水”,还有山东那个就更奇怪,什么“丝瓜藤和肉豆丝藤”,反正我是不知道那都是两种什么藤,但愿那些山东的孩子们,如果没有农村经验的话,也能知道那是什么藤。
  看来主要的思路基本上是一个心灵鸡汤的思路,甚至是相当儿童化的心灵鸡汤的思路,我觉得很多作文题类似于什么大树,路什么的,喷泉、泉水什么的,应该是小学生作文出这种题还差不多,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高考作文出这些题目。
   广东那个也不错,谈“自然的远近”,涉及到这个时代在媒体环境下人们的特殊的经验,也是需要一点心智能力才能够谈清楚的。

                      王旭明的观点是:

    从作文题目看,学校语文教育这些问题都暴露无遗,比如全国卷是让我非常的失望,全国卷题目一是给违反交规的夫妻写一封信,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假想的情况,因为毫无疑问大义灭亲是我们的道德守则,但是是不是就因为违反交规,在车上打电话这样一点,就要采取报警这样的一种比较极端的形式,我认为是可以考虑的。但是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把这样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摆在学生面前,我觉得这对于考生来讲是不公平的,因为生活当中这样的事情不多见,非常少。

另外全国卷二,“三个人谁最有风采”,我觉得有问题,这三个类型,如果考察应该是反差比较大的三种情况,这样可以考察学生的心理倾向,还有各方面的能力。但是他提出的这三种情况区分度很小,基本上是互容的关系,因此让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小,我觉得就非常的难。

我觉得比较好的卷子,还是说上海和北京的卷子,我非常感兴趣,我觉得一如去年,北京的卷子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大家知道去年是抗日战争50年的纪念日,同时又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日,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过来以后,让学生写假如我以英雄民族过一天,就有很多发挥的空间。

另外“深入灵魂的热爱”显然是偏重于议论的,“假如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是偏重于记叙的,无论是偏重议论,还是偏重记叙,这两篇文章,我认为都可以考察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度和思考度。

而上海的“心中的坚硬和柔软”,无疑,这是一个思辨的题目,跟去年的题目相比,上海继承了多年来这样题目的一种特点,突出学生思辨能力的考察,坚硬和柔软是看似矛盾的一组关系,而在矛盾的关系当中,通过学生的论述是可以达到一种统一,或者一种比较深的思考。

总之,我觉得必须承认,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是水平考试。在语文教育上,我认为应该选拔出更有批判精神,更有创新精神,更有思考力,更有多方面综合潜制这样的人才,而上海的题和北京题,应该说在这方面有追求,我希望今后的高考作文题目能更突出选拔性这样的一个特点。

(作者王旭明,曾任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为语文出版社社 

          北大教授温如敏的观点:

   还有些高考作文题的题意不清,缺少必要的规定性。如山东卷题目是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要求考生根据这则材料来自拟题写作。这道题的毛病是缺少必要的规定性,是提示从生活看结果,还是说探究也需要分类?无论哪个角度都有些牵强,让人无从下手。这是命题的忌讳。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