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摔得疼不疼,得亲自跳一跳

(2013-04-18 21:49:36)
标签:

更多

印记

老婆

日晚

观众

娱乐

分类: 观星

小逄观星•周三有约

摔得疼不疼,得亲自跳一跳

    逄春阶

浙江卫视推出《中国星跳跃》,江苏卫视推出《星跳水立方》,综艺节目让明星跳水,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才子佳人玩跳水,平民百姓吐口水”。我倒觉得,这是个不错的策划。文体不分家,这次真是不分家了。不必听大家的聒噪,明星们,大胆地跳吧!

任何职业,干长了,就懈怠,就麻木,就精神疲劳。跃跃欲试,尝试一种新的活法,相信大家都有这个感觉。人生长不过百年,干吗把自己囚禁在一个角色上,自囚不是太亏自己了吗?唱歌的,演戏的,说相声的,老唱,老演,老说,也烦了。来跳一跳水,寻求点儿刺激。

什么样的经历容易记住?当然是差点摔死的经历。比如牛群,年过六旬不服老, 鼓足勇气,鼓足干劲,从高台上跳下,横着入水,摔晕了。这下他绝对能记住,刻骨铭心。要知李子的滋味,得亲口尝一尝。要知摔得疼不疼,得亲自跳一跳。我期待牛群能创作出关于跳水的相声。所谓体验生活,我看这就算体验的比较彻底的。

事非经过不知难。我同意“跳水皇后”高敏的说法:“希望综艺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跳水的难、跳水的苦、跳水的乐,进而参与其中。”隔行如隔山,一行干下来,滋味自不同。这叫换位体验,也叫轮岗体验。换位带来的思考,轮岗带来的思考,是宝贵的。

人人都有很多潜能,潜能潜伏在体内,需要激发。但是潜能,长期得不到激发,就自生自灭了。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砌墙,有时垒个兔舍鸡窝什么的,还蛮像回事。可是现在我不会砌了。潜能没有发挥出来。器官长期不用,功能就退化了。原来上大学时,会洗衣服,现在老婆伺候着,不会洗了,这说明我的洗衣服的功能退化了。我也需要“跳水”体验了,得刺激刺激自己,打掉懒惰的坏习气。

跳水,其实也是接地气,打破原来的框子,深入另一个陌生的区域,其实是在挑战自我。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陌生感觉中,能体味人生的另一面。

 为什么好多明星老出不来好作品,出来的东西,苍白无力,原因就是没有接地气,没有生活积累。一个明星,成名了,就与大众隔绝了。从此在艺术上就止步不前。其实,成名,仅仅是开始,要成家,还得克服单薄,丰富自己,体验人生的诸多滋味,体验的越多,离成为名家越近。

当然,明星们不光要体验跳水,还有卖菜啊,杀猪啊,乘公交啊,捡垃圾啊,等等,普通人都在生活着的状态,都去体验一下。扮演各种角色,对自己的艺术绝对有好处。就体育项目,也可以放宽选择,比如让演艺明星举重啊、跳高啊、跳远啊等等,都可以。

笔者曾采访过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她说,17岁那年成功扮演了《李二嫂改嫁》中的李二嫂,她是城市长大的姑娘,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专门到博兴县农村体验生活。村干部找来了当地的农村青年寡妇,和郎咸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招一式跟着学,越学越像。比如经典的细节,剧中李二嫂“上鞋”的动作,郎咸芬演得惟妙惟肖。其实郎咸芬唱吕剧是主业,去学农村妇女上鞋、拉碌碡、喂鸡等等,就是明星“跳水”。

多一点历练,人生该是更精彩。演艺明星跟专业跳水运动员比,可能跳得不标准,不专业,可能跳得很囧,但只要大着胆子,跳下去了,就战胜了自己,就有了独特的属于自己的东西,在人生的年轮上,刻下独特的印记。明星如此,普通人也如此。

至于有人说,明星跳水扎堆只因利益驱动 ,是窥视、猎奇心理的驱使。这是另一个话题,在此不赘。只赘一句:无利不起早。

观星背景:继浙江卫视于46日首播《中国星跳跃》后,47日晚江苏卫视又推出《星跳水立方》,牛群、张柏芝、韩庚、蔡妍等明星纷纷表演惊险一跳,有人伤了、有人晕了,有人哭了,有人逃了,观众对明星跳水大吐口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