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李雪健再心酸了

(2012-06-27 07:15:22)
标签:

李雪健

杨善洲

娱乐

分类: 观星

别让李雪健再心酸了

  逄春阶

  66,演员李雪健在中国文艺家之家报告厅作了题为杨善洲:艺术再现与真实感动的专题讲座。最后,他说:“有一件事让我感到心酸。《杨善洲》去年719日在全国公映,那天我去了云南昆明,一天下来反响非常热烈。晚上我跟爱人通电话,她跟我说了北京放映的情况。我爱人去了一家影城,《杨善洲》只在中午12点排了一场,观众只有两个,其中一个还是我爱人。我一天的兴奋劲儿顿时烟消云散了。过了两天,我儿子说一家影院晚上7点给《杨善洲》排了片,这回观众多了一个,有三个,但其中一个是我儿子。对此我感到欲哭无泪。
  《杨善洲》是根据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事迹改编的电影。李雪健演出了一个中国好官的魂魄!为了演活杨善洲,拍片时李雪健戴的帽子、穿的褂子、扎的皮带,用的钢笔、笔记本,眼镜,都是杨善洲的遗物……这么好的电影,为什么除了单位组织看外,观众很少自发地去看呢?
  现在电影多了,观众愿意看什么就看什么,这是个人的自由。具体到主旋律电影,我想,一是大多数观众反感直白地说教,到电影院就是为了放松,就是躲避说教来的。虽然《杨善洲》并没有说教,但观众看到名字,还是会本能地排斥。二是观众怀疑典型的真实性,现在少数正面典型,我们的某些媒体都爱往完美上靠,一味地拔高,把人物塑造得不食人间烟火,机械、沉闷、僵硬、单调乏味,观众自然就怀疑其真实性了。三是观众脑子里对贪官的丑恶嘴脸印象太深刻,好官形象就被悄悄玷污了。再好的官,他们也不再轻易相信。我们的艺术家不能不注意观众的这些复杂情绪、微妙心理。
  再是,我们的主旋律片子总是强调要直奔主题,但直奔主题效果往往很不好。太拘泥于典型的事迹,想象力就飞不起来,或者飞不高,拍出的东西,就会带有更多做作痕迹。我想到了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在欧洲,一个盲人在街头乞讨,胸前挂着一块牌子,上写自幼失明”,但捐款者很少。一个流浪诗人经过,他把盲人的牌子翻过来,写上一行字。结果,给盲人捐款的一下子多了起来。盲人很奇怪,就问路人。路人念了流浪诗人写的字:“春天来了,但我看不见它。这就是诗的力量,艺术的力量。我们的电影,特别是主旋律电影,是不是从这里得些启发呢?像《杨善洲》一样,更多地从人性角度去展现一个先进人物的美好心灵,更多地从生活深处、细处去拨动观众最敏感的神经。
  我们身边有许多好干部,真心为老百姓干事,是真公仆,不是假公仆,比如原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在宽松的创作环境下,我们的艺术家应该有足够的智慧,足够的激情,让典型人物形象站在银幕上、荧屏上,如果站不住,或者站不稳,就说明艺术家的功力还不到家。李雪健达到了,他把杨善洲立在了屏幕上。杨善洲的一生干干净净,他告诉我一个做人的道理:别把什么都想复杂了,人际关系越简单越好,越简单越没有负担。这个可敬的老人最终跟树站在了一起,他找到了归宿,他的形象也如扎根大山的大树,郁郁葱葱。
  花很大心血塑造了人物形象,却没有更多人欣赏,李雪健当然心酸。他说:“(去年)719日公映那天,《变形金刚3》一天票房就破了亿,那部电影我看了,觉得就是一部美国先进武器的广告片。我就纳闷,《杨善洲》和《变形金刚3》这两部电影的反差不至于这么大吧?没有杨善洲这样的老革命,哪有今天幸福的生活?站在尊重的角度上,大家也应该关注一下这部电影吧?”
  七一马上到了,让我们去看看《杨善洲》吧,杨善洲是个好党员、好官,李雪健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杨善洲。在职的党员干部该看看,离职的党员干部也该看看,看看就会有触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