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春追星到长安

(2011-02-15 23:47:41)
标签:

陕西

方英文

济南的泉水

古炉

《废都》

文化

分类: 观星

新春追星到长安

 

逄春阶

 

总感觉,“长安”二字,使我与古代亲近,比“西安”好。恰如 贾平凹先生写的《进山东》所言:“ 第一回进山东,春正发生,出潼关沿着黄河古道走,同车里有着几个和尚——和尚使我们与古代亲近——恍惚里,春秋战国的风云依然演义,我这是去了鲁国之境了。”而我这次去的是秦国之境,我追的星竟是秦人贾平凹。

     除夕之夜,我看春晚,看赵本山的小品,看到“以下删去多少字”时,立即想到了贾平凹和他的《废都》。但那时,没有采访贾平凹的冲动。也不能说全没有,觉得很难见到他,贾平凹神出鬼没,不好见。可是,当我读完长篇小说《古炉》,我突然有了见贾先生的强烈欲望。在网上搜索,发现陕西作家方英文跟贾平凹关系非同一般。于是,在素不相识的方先生博客上留言,没想到热心的方先生马上恢复,没问题。他给贾先生发了个短信:凹兄,山东大众日报的记者要来……。更没想到,几分钟后,成了。于是赶紧订机票,冒雪成行。在贾先生的书房——上书房,听他谈《古炉》。关于专访内容,本周五将在“周末人物”专栏推出,敬请关注,在此不赘。

     我想说什么呢?我想说,贾平凹已经不仅仅是文学圈里的人,他成了大众明星。我们到西安的书店去,问售书姑娘有《古炉》没?那姑娘下巴一抬,“抬下巴”的方向,书在最显眼的位置,摞着。去贾先生家,要买束花,竟然要排队,多是年轻人,都是来买玫瑰的,而且价格翻番,原来是情人节。我说 ,不买玫瑰,要去看一个老作家,鲜花店老板问:是拜访贾平凹吗?我笑笑。采访完出来,打车,在车上,出租司机说,十几年前就见过贾平凹,然后一路谈的也是贾平凹。一个严肃文学作家,能让最普通的人知道,就跟熟悉赵本山,熟悉宋祖英一样,可以对之评头论足,这个作家必有其过人之处。另一方面说明,陕西真是个文学大省。

     214晚,方先生又安排了一个晚宴,说是过情人节,大家纷纷唱起情歌来。但这个晚宴,也跟贾平凹有关系。出席的人有台湾出版人蔡金安先生,他出版过贾平凹的作品;有孙见喜先生,他写过《贾平凹之谜》《鬼才贾平凹》等书,还有贾平凹的朋友、诗人王锋等,桌上谈的话题,也多是贾平凹。开席前,方先生说了几个真真假假的关于贾平凹的段子。尽管是调侃,我能感受到他对贾平凹先生的感情。诚如另一位陕西文友所言,人一出名,传说就多。贾平凹出名既早,又久,出现传说、传闻是自然的。其中有正面的,把贾平凹神化;也有负面的,把贾平凹妖魔化;也有幽默调侃式的,常常让朋友们开怀大笑,却让贾平凹尴尬,不知道说啥好。贾平凹反驳的话往往是这样的:“又在编排哦(我)嘛!” 他始终微笑着,不怨恨,不生气,不过多辩解。

    贾平凹其实就是个普通人,在近两个小时里,他的电话、短信不断,还有来找他在书上签名的人,一捆一捆的书,他都低着头一本本地签。签累了,又皱眉头,抱怨:“咋这多呢?”抱书来的人说:“你是名人嘛”。贾平凹又低下头去写。一开始,方先生约他和我们一起晚餐,贾先生说,老家来人了,不能不招呼,还有哦(我)的小孩病了,还有一个亲戚孩子找工作。晚上得回去应酬。方先生开玩笑说,吃饭不用你掏钱。贾平凹说,对,对,对,对!他一直就是说“对对对”。当名人确实很累。我们采访的时候,贾平凹先生是感冒着。

     冲进文学圈,那不仅仅需要力气,更需要才气和机缘,需要过关斩将,能三十多年一直在文坛上站着,而且每个阶段都有自己作品,太不容易了。但再冲出文学圈,那除了才气外,还需要大智慧,因为这是真正走进了大众。方先生说贾平凹是小个子巨人。冲进文学圈,需要的是雅,而冲去文学圈,需要的是俗,冲进冲出,大雅大俗,大俗大雅。比如,我能如此表述:“‘冬不冷,夏不热,五谷不会结的。’这话哲学书上说过。”仅此而已。但贾平凹的高明之处是,他紧接着加一句:“我爷也说过。”就是在别人止步不前的时候,他猛不丁地来一句,这就是由雅到俗。话题谈到创作,贾平凹先生说:“要耐烦,沈从文说自己写小说要耐烦。还真那么回事。哦(我)写着写着,也是不耐烦,就说服自己,哦(我)能干什么,就是写字的命么?不写咋行?就再坐下。”

    拜见贾先生,我提了一块石头,还有两瓶水。水是我从济南黑虎泉里提的。贾先生把水放在进门客厅的几案上,案上有四尊佛像。几案上方,是他的书法“文观”二字。他说,济南的泉水,是圣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晨提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