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虫·有一说一

(2010-11-09 20:02:27)
标签:

徐少华

济南

小虫

《西游记》

娱乐

分类: 观星

          小虫·有一说一

 

逄春阶

 

    首先说明,我不认识生活中的主持人“小虫”,也不认识济南电视台“有一说一”栏目组的任何一个人。但我比较喜欢小虫和他主持的这档评说娱乐圈的节目,一直关注娱乐新闻的我,就忍不住想唠叨两句。

    我和家人都喜欢这个栏目,小虫出来,我们不叫他小虫,都叫他小瘦子。妻子说,快来看,小瘦子又出来了,小瘦子爱翻旧账,小瘦子翻得有滋有味……小虫的确是瘦,嶙峋瘦骨挑着有点肥大的衣服,好像天天挨饿的样子。按说济南台收入也不低,他怎么能吃成那个样子呢?难道是操心累的?或者是故意要这样的状态?

    但他主持有自己的风格,是绝对独特的。叫我概括,就是小跑着说,有一定的语速,你听的时候,赶紧跟着,如果去一趟厨房端菜,回来,小虫的话可能就又转到另一个事件上了。小虫好像不会开口笑,就那么在匀速地说三道四,用语不乏幽默。

    在小虫身上,很可贵的一点是,没有“装”的痕迹,有些主持人我之所以不喜欢,就是因为我发现他们老端着,高人一等。比如咱省某些电视频道的情感倾诉之类的栏目,屏幕上张家长李家短,好不热闹,可是主持人,总是不停地教育那些上节目的人。不管当事人是对的还是错的,是有冤还是无冤,公道自在每个观众心里,你做主持的不过就是个穿线之针,老抢着当判官,显得你比别人聪明似的。这算怎么回事呢?多嘴多舌,这是明显的越位,很没劲。

    有的主持人呢,时不时地要卖弄卖弄自己的那点才气,哼两句西皮二黄啊,来个小魔术啊,要不就来两句外语,卖弄卖弄自己的外语水平,也很没劲。而小虫没有,他就这样在说。是零度播报,站在旁边,是旁观者在说,开着大口,但不偏不倚。

    小虫说话的腔调,虽不悦耳,但也不刺耳。略微有点沙哑,但不妨碍表达。现在流行的那些主持人,多模仿港台腔,嗲声嗲气,还故意带点俏。骚首弄姿,怪里怪气的腔调,我听着都有点轻微的恶心。比如湖南卫视那个何炅,有些年轻女孩子喜欢。但我实在不喜欢。听话听音,主持人是靠自己的腔调来传达信息的,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起伏、节奏、转折、语速等这种种“腔调”,最终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

    娱乐圈的新闻很杂,真真假假,你想理出个头绪来,还真不容易,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来筛选。小虫的课前功夫还是不错的。他和他的栏目组,是从哪里弄来那么多的娱乐视频的?诸如小沈阳的父母办起“小沈阳二人转培训学校”这些旮旮旯旯的新闻,我以前就没搜到。

    119中午12时许,济南台重播8日晚的“有一说一”,还是小虫主持,话题是老版《西游记》扮演者今何在,说唐僧师徒,说妖魔鬼怪,都说得很溜。说老版《西游记》,新闻由头是张纪中的新版《西游记》已经拍出来了。不过小虫有个小小的失误,就是说到唐僧扮演者徐少华时,说他是山东省话剧院的院长,我看得很清楚,还有字幕,这就不对了,徐少华是话剧院的副院长,院长叫柳玉林,国家一级演员、导演,他200312月获得第五届中国话剧表演金狮奖。柳院长是我的好朋友,他说也看到了,一笑了之。他还特意说,“有一说一”办得还可以。

    能办好一个电视专栏很不容易。小虫和他的团队肯定付出了不少心血。这个栏目,还有可以提高的地方,我觉得对明星新闻的选择还应该更严格些,小虫的评论还可以更辛辣些。就是要一针见血!两针见血,那不叫本事,三针见血,那是笨蛋才做的事。

    最后从网上看到小虫的资料是这样的:法定用名是宋伟,因为叫小宋也太俗,偶尔不小心读成了——小虫,就延用至今。祖籍:山东诸城,出生地:乌鲁木齐,前科:儿时堵过烟囱,偷摘过苹果,小学时往女生书包放过癞蛤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