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间可抹去官员身份——兼说鲁迅奖之命运

(2010-10-27 07:25:23)
标签:

车延高

文化

分类: 观星

  时间可抹去官员身份

            ——兼说鲁迅奖之命运

                                              逄春阶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1019正式公布,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因诗集《向往温暖》获奖而成焦点人物。其诗作《徐帆》等被网友翻出,因为口语化而被戏称为“羊羔体”。于是,本届鲁迅奖由“羊羔体”“纪委书记”“官员诗人”等关键词连缀成的一起网络热点事件,备受舆论惦记。

窃以为,只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任何人都可以写诗发表,任何人的诗都可以获奖。车延高的诗该不该获奖,争论没有意义,因为他已经获了,而且符合一切评奖程序。如果质疑他的诗有没有价值,那还有点意思。但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还是交给时间吧,时间是最公正的评委。时间可抹去他的武汉市纪委书记身份,把他还原为一个普通人。

我想起几年前发生在作家贾平凹身上的事儿,贾的故乡要弄贾平凹旧居,当记者问建旧居对他有什么好处时,贾平凹说:“屁好处。我要是个大人物,现在没人给你修,以后也会有人给你修故居。如果你没做出什么成就,就是现在修了,过后还得给你扒掉。”同理,你要是个大诗人,现在没人给你奖,以后也会有人给你评,如果你的诗没有什么价值,就是现在评上了,过后还得抹掉。

    由官员获奖带来另一个话题,即有人质疑鲁迅奖评选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鲁迅奖真的没救了吗?我觉得不必担忧。理由如下:

一、任何奖只要有争论,就有救。有争论,就说明还有人在乎这个奖,尽管争论得有偏颇,比如这次车延高获奖,如果他的身份不是官员,他的诗写得再烂,也不会成为焦点,至多会是诗人圈子里吵吵嘴而已。这次炒,其实跟文学关系不大,文学当了替罪羊,社会上普遍有个仇官心里,部分腐败官员的丑恶行径,让官员整体形象受损,只要是官员,你干的一切事,都值得怀疑。官员写诗?先不看他写得如何,先来个这样的判断,官员会写什么诗呢?官员怎么能写诗!于是网友来一砖头,然后众网友喊着号子一齐砸来。

二、任何奖只要有参与,就有救。鲁迅奖参与之多,是其他各类文学奖不可比的。参评作品公示的时候,《文艺报》登了两个整版。有位作家甚至说,如果能获鲁迅奖,今生无憾。你想,连车延高这样较高级别的官员都参与,这就恰恰说明鲁迅奖的魅力。鲁迅奖揭晓前,车延高曾在微博上解释他作为公务人员为什么参评:“我参与是出于对诗歌的热爱。”车延高还是比较坦率的,好多官员也有这样的爱好,但就是不敢承认。

三、文学奖争论只要跟文学有关,就有救。我注意到这次争论,除了陷入身份争论外,主要还是从文学角度,从诗歌的艺术性上来评论,这就很好。比如,文艺评论家叶匡正说:“官员写诗在中国的确是有传统的,……在过去你不会写诗就不能当官。很多官员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诗人。但这个时代,官员写诗最大的问题是,他很容易被他的身份所局限,难以写出直抵社会现实的诗。现在很多诗人都是有第二职业的,别的职业可能受限制少一点,而官员不一样。如果车延高还写了一些不错的诗,那他肯定是很分裂的。我同情所有的官员诗人的处境。”比如,诗人尹丽川发微博评价:“看了!写得不算最烂,是较烂,比较符合时代特征。”说得再刻薄,评得再酷,都不要紧,因为这些评价都跟文学或多或少有点关系,而不是上纲上线,把文学跟政治搅和在一起。

我只是说鲁迅奖还有救的条件,但是如果鲁迅奖评选出的作品大多数得不到人们的认可,而且受外力干扰太甚,那就真不好救了,就是鲁迅突然活过来也无可奈何。文学奖就是文学奖,除了与文学有关,其他因素最好别有关。

回到开头。官场有个潜规则,要当官就不要去写诗,写诗显得不着调。有个别官员,公开发表诗、杂文、随笔什么的,领导觉得,这是人才啊,上文联或作协去当主席或副主席吧,于是,爱写的官员就皱着眉头不高兴地去了。为什么皱眉头?个中原因,路人皆知,写诗只能玩玩,不可当职业。其实呢,官员写诗,不是毛病,不但不是毛病,还是优点,现在有个性的官员还是太少,有点健康爱好,多好啊。可是,官员如果把腐败当成爱好,那就是毛病了,对这样的人,不管官大官小,都该“绳”他!对腐败分子写的诗,不论水平高低,我一概鄙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