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见到了胡莉娅姨妈”

(2010-10-16 15:42:31)
标签:

略萨

文化

分类: 专访

 

                 “我见到了胡莉娅姨妈”

                                    □ 逄春阶  于晓波

    在采访赵德明先生时,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山东聊城人尹承东先生恰巧来电话,记者顺便对尹先生进行了采访,回济南后,记者又进行了补充采访。
    略萨的情感生活也如其文学活动一样,大起大落,不是按部就班。尹承东介绍,1954年,18岁的略萨不顾家人反对,与年长自己13岁的“姨妈”(母亲的好友)胡莉娅·乌尔基迪恋爱,一年后结婚。但1964年这段婚姻告终,次年29岁的他再次不顾家人反对,娶了未满20的表妹帕特里西亚·乌尔基迪。1977年,洒脱不羁的略萨写出《胡莉娅姨妈与作家》一书,将前妻胡莉娅的许多隐私加以夸张性地披露,并拍成电影,深受侮辱的胡莉娅随即写出了同样热销的《作家和胡莉娅姨妈》,声称要“写出略萨没说清楚的真实细节”。上世纪80年代初,《胡莉娅姨妈和作家》一书由赵德明和尹承东、李德明、蒋宗曹共同翻译出版。
    “我1987年去玻利维亚,见到了略萨的姨妈,即第一任妻子胡莉娅。胡莉娅当时谈到了略萨。一点是《胡莉娅姨妈和作家》拍成电影时,把她拍老了,拍丑了,她很有意见。第二,略萨的描述不真实,是对她的扭曲。”尹承东说。
   拉美作家好多是记者出身,其中就有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巴尔加斯·略萨。尹承东说,略萨有个散文卷《顶风破浪》,就是记录它的记者生涯的文集。略萨认为,真正的记者就是要维护社会的良知,要有自己的判断,有时甚至要顶着干,就是要有顶风破浪的姿态。他希望用自己的笔来干预社会。他曾说:“我不赞成作家完全封闭于自己的幻想与想象之中。我对这类作家敬而远之。我认为记者至少要一只脚站在街上、站在世界上、站在孕育的历史之中,这才算是个好的记者。”
    赵德明说,略萨有很浓的政治参与热情。作为一个文学领袖,1976年8月,他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笔会上,高票当选为41届会长。是年纪最轻的一位,也是拉美首位作家获此重任。他不仅想当文学领袖,还想当政治领袖,比如1990年竞选秘鲁总统。最终他失败了,他在回忆录《水中鱼》中,有对竞选失败的剖析。作为一个作家,政治智慧还有欠缺的地方。所以,他自己说,选举失败他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最后他不无偏激地说:“这个世界是由魔鬼统治的,谁介入政治,谁就和魔鬼签了契约。”
    谈到略萨的家庭伦理观,赵德明说,我不赞同略萨一些小说情节的处理。比如略萨在《情爱笔记》中写到继子和继母发生性关系,传统伦理能容忍吗?但略萨就是写实,他不评价,有自然主义的东西。还有,写到一个女子婚后,突然想到自己的初恋情人,于是告别丈夫,去找自己的初恋者,然后一起生活,赵先生说,这里面有个文化差异问题,我们理解不了,就是理解了,也不能接受。有人可能要问,既然这么多不可理喻的思想,干么还要介绍呢?就是要我们读者知道外面还有另一个世界,跟我们传统的文化完全不一样,或者不完全一样,一介绍,我们视野开阔了,才能了解不同文明的形态,容忍世界文明是多元的。在这方面,就是古人说的,要采取“和而不同”的态度。
   尹承东透露,自己刚将首次引进中国的略萨新作《坏女孩的恶作剧》的翻译稿交付给人民文学出版社,书中还刊载了略萨今年4月致中国读者的来信。该书预计今年12月连同略萨另一部作品《酒吧长谈》一同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