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扑进大海的清澈河流
——悼山尊、李丁、钱千里
逄春阶
到目前,今年文化名人陨落的有11位之多。其他的我都撰文悼念了,我想谈谈最近的三位老先生:欧阳山尊、李丁,钱千里。
95岁的欧阳山尊是7月2日去世的,媒体正在发起悼念活动,谁曾料,7月11日任继愈、季羡林两位文化老人又去世了,大家的目光迅速转移,铺天盖地的对两位文化老人的悼念就把欧阳山尊给盖住了,“盖”得真够严实的,这不,连7月12日上午欧阳先生遗体告别仪式的消息我都忽略了。我甚至有个感觉,欧阳先生是在任、季二老以后去世的。我感叹,欧阳先生去世的真不是时候。
欧阳山尊是“老资格”,他是北京人艺硕果仅存的“四大导”(焦菊隐、欧阳山尊、夏淳、梅阡)之一,一直被看作中国话剧界的“活化石”。1938年,欧阳山尊骑着一辆旧自行车,骑了400多公里路,赶到延安。1942年,欧阳山尊参加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他曾导演过《日出》《春华秋实》《关汉卿》《三姐妹》等十余部大戏。还有,他是大戏剧家欧阳予倩的侄子和过继子,欧阳山尊自名为“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
8月4日上午,82岁的表演艺术家李丁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咱济宁的这位老乡是7月29日去世的。他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张灯结彩》、《宰相刘罗锅》中扮演的角色,在《宰相刘罗锅》中扮演的那个刘罗锅的岳父,揣着明白装糊涂,很传神,很精彩,他塑造了一个十分独特的人物形象。让我记住的还有他拍的一个广告:“一片儿顶过去五片儿”。其实呢,李丁是著名的话剧演员,有专家说,上世纪50年代,李丁主演的意大利喜剧《一仆二主》是难以超越的喜剧经典,他在剧中饰演的主人公阿莱基诺至今还令观者记忆犹新。而作为我这样的人,只能记住他的电视剧角色和广告词,而不知道李丁的其他。
7月31日,享年95岁的中国电影“活档案”钱千里去世。钱千里一生拍片50多部,其中有《马路天使》、《十字街头》、《李时珍》等,执导过《青山恋》、《枯木逢春》、《孙安动本》、《山城雪》等。钱老身为演员,始终为自己的挚友赵丹当配角;身为导演,始终给大师郑君里当副手。生前,钱老自嘲,“我这个人就是跑龙套的命。”他常谦逊地说,“其实我没有什么地位的,但熬到最后倒变成老前辈老艺术家了。”老人甚至还讽刺,可别“长寿是大师,熬到最后是泰斗啊。”
三位老人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当然是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如果用关键词的话,可以这样表述:勤奋,清醒、低调。欧阳先生一直到90岁,还想重拍《日出》,他对艺术的激情不减,因为热爱,所以执着。钱千里说自己“没有什么地位”,是熬成了“老艺术家”。这种清醒,源于他的谦逊。李丁是条为人低调的山东汉子,好汉不提当年勇。
这三位老人,让我想到了美国诗人惠特曼写的短诗《给老年》:“从你,我看到了那在入海处逐渐宏伟地扩大并展开的河口。”是啊,一条河,从远方一路奔流而下,其间经历多少波折,只有河岸和水流知道,只有不倦追踪的日影知道,而人也如河流,坎坷着前行,追踪的日影一如追踪着河流,雕刻着每个人,于是阅历更丰富了,胸襟更开阔了,心灵更透明了,清澈的河流终于流到了老年。然后,毅然决然地,一头扑进浩瀚的大海……
三位可敬的老人,倾其一生,留下了正气和庄严。而他们织就的灿烂黄昏,将温暖着一条条正在奔腾的河流。
由这三位老人,也让我想到最近正在闹的季羡林遗产之争,侯耀文遗产之争,他们的后人以及他们的朋友眼盯着那有形的遗产,想想实在很没劲。如果是艺术观点之争,艺术流派之争,争得越厉害,越能促进艺术的大发展,而如果是财产之争,那只能说,争得越厉害,贪婪的人性就暴露的越多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