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赛场又听宋世雄

(2008-08-13 09:46:53)
标签:

宋世雄

奥运会

杂谈

分类: 观星

                  赛场又听宋世雄

 

                                      逄春阶

 

    是宋世雄!果然是宋世雄!8月9日晚,当我观看中国女排迎战对手委内瑞拉队直播时,一下子听出宋世雄的声音,感到很兴奋。仿佛一个老朋友突然重逢,激动地要打他一拳头。本来这场比赛不想看了,但宋世雄让我一直看到终场,女排3比0取得开门红。那一晚,我真的说不出是在欣赏女排还是在欣赏宋世雄。精彩比赛伴有精彩解说,确实是种享受。 可以说,宋世雄独特的声音增加了比赛所带来的愉悦。
    知道宋世雄,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夜晚,我们围在一台黑白电视机前看女排比赛,大家都觉得解说员反应真快,嘴真巧,真利落,用我们老家的话是“带劲”。后来知道这个人是宋世雄,虽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样,但知道他和女排姑娘一道洒脱和酣畅淋漓地诠释着中国精神。直到比赛结束,我们中的好多同学还在模仿着宋的声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可以说,伴随着老女排勇夺五连冠,宋世雄的声音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已于2000年退休的宋世雄如今已经69岁了。他的解说,语速明显比以前慢,声音也不是原先的那么脆生,但是他的独特的声音依然很有魅力,这魅力来自他始终保持的激情,来自那种与队员一起拼搏的战时状态。
   我感觉,宋世雄的解说,不偷懒,不闲着,出满勤,干满点。他总是见缝插针,一会是技术介绍,一会是队员背景,而现场的气氛,比赛的进程,总是如行云流水般脱口而出。我惊叹于他的准备功夫,他对每个队员的情况了如指掌,张嘴就来。有报道说,宋世雄下队采访两样东西不能少,一是本子,一是笔,队员的点点滴滴他都记下来。宋世雄的解说,不同于其他解说员解说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他把赛场延伸出去,然后再收回来,收放自如,这自如,来自背后的辛苦。他的辛苦换来了观众的欢笑。
   而现在央视的好多解说员,懒洋洋的,慢腾腾的,精神头不行,好像没睡醒,或者没吃饱。这是解说比赛啊!应该有战场的火药味道,怎么能当成演奏催眠曲呢?有些主持则顿顿卡卡,很明显就是准备不足。再就是解说太随意,一个网友很形象地描述过一个名嘴:中国队只要一出场,就开始说外国队如何不行,在中国男足迎战新西兰队的时候,解说刚开始就曾嘲笑新西兰队是业余队,等人家领先了,就开始对中国队埋怨起来,大有怒其不争的愤懑感,早早就断定中国队“没戏”了。谁知峰回路转,中国队又发挥正常了,解说便大显健忘本色,又一次唱起了“凯歌”。在这样的解说逻辑中,中国队要么就是所向披靡,要么就是“失误太多”、“发挥不正常”。这张嘴歪过来正过去,情绪化的解说让人啼笑皆非。
     当然,如果再让现在的解说员学宋世雄,也不现实,宋世雄是在他那个时代创造了奇迹,当时电视机还很少,大多数人在听收音机,宋世雄要充当听众的眼睛和耳朵,要事无巨细地把场上的一切都要介绍出来,比如谁把球穿给谁,谁又把球穿给谁。现在是不需要了,现在传播工具发达了,观众的素质也提高了,喜欢听很理性的分析和解说,希望能听到解说员自己对比赛独到的、专业的见解。等等,但是,我要说,不管怎么解说,不管怎么创新,激情不可缺,个性不可缺。有激情,有个性,才能为观众所接受。而宋世雄就是凭这两样成为躲不了、绕不开的支点。他的声音是一个很突出的标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