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逄春阶
逄春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134
  • 关注人气:1,2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普通女性的生活哲学

(2007-09-08 17:30:35)
标签:

情感故事

 

 她用爱心缝补起两个破碎的家庭,她用真心焐热了失母孩子的脆弱心灵,她用公心换来了邻里百家的片片真情。她就是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李荣。

 

          一个普通女性的生活哲学

 

    本报记者 刘玉普 孙晓娜 逄春阶 本报通讯员 窦吉进
 
 

 

  李荣站在人群当中很不起眼,皮肤黑黑的她一点也不像“公务员”,圆圆的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乍一看和当地的村妇没啥区别。然而李荣一开口,清亮的嗓音说起话来像豆子一样嘎巴脆,和她谈话的每个人都会被她的热情开朗所感染,坎坷的遭遇似乎丝毫没有磨掉她的赤子之心。

 

       承诺一旦许下,就要一生兑现


  1994年9月9日,是李荣生活中最黑暗的一天,她心爱的丈夫王德刚遭遇车祸身亡。30岁的她第一个念头就是随夫而去,死这个字眼在她脑子里来来回回游荡,但当她看到一夜愁白了头的公公、六神无主的弟弟妹妹、懵懂无知的儿子,李荣明白自己不能倒下:“死是最简单的,这样的傻事我不能做,因为我还有个承诺。”
  1982年,李荣从山东林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诸城工作,两年后,为了和爱人王德刚在一起,李荣放弃了诸城优厚的工作,来到鲁西南郓城县陈坡乡。虽然对那里的条件早有思想准备,但是到了陈坡乡之后,那里艰苦的环境还是大大出乎李荣的意料。
  “整个乡驻地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从县公路到上班的地方还要步行好几里土路,乡政府也只有几排破旧房子。我对象家里只有两间草房——是真的草房,住着他父母和四个弟弟妹妹。父母唯一的骄傲就是我对象,有一份正式工作,是家中的顶梁柱。”李荣说到前夫的时候语气一下子温柔了很多。
  倔强的李荣没有被困难吓倒,就像闺女一样给久病在床的婆婆清洗被褥、擦身子,婆婆感动得眼泪直流。她还用自己随身带的不多的钱,给弟弟、妹妹们买肉买菜改善生活,并鼓励弟弟、妹妹们好好上学。
  就在这一年,李荣的婆婆因病去世。临终前,老人紧紧地拉着这个未过门的儿媳妇的手,说了让李荣终生难忘的话:“李荣,我不行了。以后,弟弟妹妹们就托付给你了。”
  “我当时才20岁,但不知哪来的勇气,看着哭得死去活来的对象和弟弟妹妹们,我哭着作出了一生的承诺:‘娘,你放心吧!我会尽全力照顾好弟弟妹妹们,让他们读书上学。’”李荣说起当时的情形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这个承诺让李荣在悲痛欲绝的时候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但让一个女人沉浸在失去丈夫的痛苦中是残忍的,不管她是多么坚强的女人。丈夫去世后的第二年,李荣为改变一下环境,回到了故乡高密,被安排在张鲁镇林路站工作。当时,为了不给公公造成人走房空的感觉,李荣把儿子和所有的东西都留给了公公和两个小叔子。两年后,公公年老,不能再操心,李荣把公公和儿子接到身边来。

 

             我是两个家庭的粘合剂

 

  李荣不仅没有丢弃她对这个家庭的承诺,而且在改嫁之后,还把另一个曾经残缺的家庭也缝补起来。
  1999年春,别人介绍李荣认识了现在的对象仲兆礼。“我们再婚的时候,家人和朋友都很担心,两家合为一家,孩子们能相处好吗?还有我原来的公公,能接受吗?当时,我心里也很没底。”
  仲兆礼当时家里也有需要尽孝的父母,还带着一个10岁的男孩,孩子的母亲因为风湿性心脏病去世。“我当时就看中了老仲人厚道,什么条件配不配的都没有想过。”仲兆礼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初中毕业,而李荣是“国家干部”。
  打动李荣的除了老仲的人品,还有老仲的儿子仲济磊。“我第一次见到济磊的时候,他非常瘦弱,而且又自卑,我就问他:‘你想你妈妈吗?’他说想,就哭了。我也跟着抹眼泪,我其实不该问啊。”
  后妈难当,李荣不是没有心理准备。面对记者,她说:“失去母亲的孩子已经受到心灵打击了,咱当后妈的再往孩子伤口上撒盐,那可是伤天害理啊。”她小心地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呵护着小济磊。
  村里小学的老师都记得仲济磊的这位风风火火的后妈,每次仲济磊升级换新老师时,李荣都会特意到学校找老师谈心,请求老师不要在孩子面前提亲娘后娘之类的敏感话题。有一次路过小学的时候,李荣听到学校下课后喇叭里放的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李荣为此特意找到学校校长,指出这首歌会伤害到没有母亲的孩子,虽然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只是很少数。她建议放首中性的歌曲。校长听从李荣的意见,后来这首歌曲就被换掉了。
  学校里有名老师觉得不理解,问李荣:“别人的孩子,你这么费心图啥?”听了这话,李荣不高兴了:“你这话我不爱听,什么别人的孩子,这是我的孩子!”
  在李荣煞费苦心的照顾下,孩子们都健康地成长,而且出乎意料地团结,如今济磊已经参加工作了。仲兆礼说:“农村的男孩子哪有不打仗的?可是我家这两个小子就是没有打过仗,李荣太会教育孩子了。现在济磊买手机啊电脑啊都是跟他妈商量,都不跟我说。”
  李荣不光对孩子细心,对丈夫也很体贴,两个人过日子,难免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性格泼辣的李荣平时说话都直来直去,可是每当两人闹意见的时候,李荣都会提醒自己一定不能随便说气话:“如果说第一次婚姻家庭是皮球的话,像我们这样的组合家庭就是玻璃,必须加倍小心呵护,不然很容易破碎的。”
  李荣戏称自己是粘合剂,把两个破碎的家庭牢牢地粘在一起,不让家里的任何一个人感觉自己是外人。

 

          储蓄感情比储蓄金钱更重要

  
  决定与仲兆礼组成家庭时,李荣特意领着兆礼让公公看看,公公说:“这孩子看脸面就挺善良,俺看着中!”
  与仲兆礼结婚后,李荣对待高密的公公婆婆也像自己的亲生爹娘一样细心、周到,在李荣的照顾下,婆婆的床褥是最新的,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在村里老人中最体面的,李荣只要一有空,就来陪老人说话。一次婆婆生病住院了,李荣白天上班,晚上就去陪床,十几天的时间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体重轻了好几斤,把婆婆心疼得够呛,还对自己的儿子说:“我们家哪辈子修来的好福气,找到了这么好的媳妇。”
  在照顾好高密的公公婆婆时,李荣也挂念着郓城的公公,在丈夫的支持下,经常接老人到高密来住。2003年,郓城的公公突发脑血栓,接到前夫弟弟的电话,李荣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就和仲兆礼揣着家里仅有的10000元赶到郓城,在病床前悉心照顾,直到老人病情稳定下来才返回高密。
  在高密有了自己的新家后,李荣的心仍时刻挂念着前夫的弟弟妹妹们。她承包了镇上的科技示范园后,利用学到的知识培育107速生杨。看到效益比种农作物高,她就动员郓城的两个小叔子栽植,并无偿提供杨树苗。如今,两个小叔子已经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挣到钱后,两个小叔子曾拿着3000元钱来到李荣家说:“嫂子,俺家的日子多亏了你,这点心意你收下。”李荣坚决不收。
  三年前,李荣看着小小叔子家的日子过得艰难,就把他们接到高密,与丈夫商量后,拿出6000多元给他们买了房子,还给他在鞋厂里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他们的孩子是在这里出生的,月子里,因没有婆婆,李荣每天下班后都去侍候兄弟媳妇,帮着洗尿布,哄孩子,一切婆婆该做的,李荣都做到了。
  在弟媳妇丁秋娟眼里,李荣就是她的“婆婆”。丁秋娟说:“她对这个家起的作用很大,这边也有老的,那边也有老的,还有两家的孩子,她都照顾得很周到。俺这一家人没有她的帮助就没有今天的日子。”
  李荣重感情是出了名的,她有自己的看法:“人的一辈子很快的,死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储蓄感情比储蓄金钱更重要。”她的叔伯兄弟李传家对这个姐姐很佩服:“我姐实际上压力是很大的,工作上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她能把感情处理得这么圆满,真得很不容易。”

 

          受娘家大嫂的影响

 

  李荣的母亲王氏如今82岁了,依然精神矍铄,对自己这个女儿,老人家心疼之余也竖大拇指:“这个嫚儿难啊,经的事太多了。”李荣对母亲非常尊敬:“我母亲与我奶奶一起生活了50年,我从小到大印象中没见过她们红过脸。”
  李荣的二叔、二婶去世得早,留下6个孩子,有4个还未成年,都是李荣的母亲帮着拉扯大,还一手操持了他们的婚事。“我母亲一直教育我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能让别人吃亏,所以我现在做的这些事在自家人眼中都是很平常的、应该做的,我的嫂子们也都很孝顺,尤其是我大嫂子,对我影响很大。”李荣说。
  大嫂王振英嫁过来的时候,李荣只有11岁,对于大嫂的恩情,李荣永远都不会忘记。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因为家里实在太困难了,母亲不想让李荣再继续去读书了。大嫂得知后,坚决支持李荣继续读书,说:“去读吧,能念到哪儿我和你大哥就供到你哪儿,家里的事你不用管。”
  为了让李荣在学校住得舒服,嫂子托人从青岛买了布料给李荣做了新褥子,送她去坐车的路上,嫂子把结婚时娘家给的嫁妆——一条在那个时代价值5元的奢侈围巾硬塞给了李荣,这条围巾李荣一直舍不得围。
  “那时候我就经常想,以后我有机会的话,也要做个好嫂子。”而现在,李荣做到了,她不仅是个好嫂子,还是个好媳妇,好母亲,好女儿,好妻子,一句话,她是一个好人。
 
 
            她就是一棵白杨树


               □本报记者 孙晓娜 逄春阶 
 
    李荣家的房前屋后全是白杨树,她家里挂的照片背景也多是白杨树,采访李荣的时候,她谈的最多也是白杨树,连她的丈夫都白杨树长白杨树短地说个不停。
  李荣说,自己一直不后悔选择学林业,她喜欢林木,尤其喜欢白杨树,她对记者说:“白杨树的叶子风吹着最好听,尤其是晚上,‘刷拉刷拉’的天籁之声,一听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李荣也用自己所学到的林业知识为老百姓服务。她接任片区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群众筹建苗木繁育基地。起初,群众思想不接茬,她就和丈夫一起求亲戚、找朋友借款,在80多亩荒滩上种上了经济林、果树等苗木。
  “因为没有经验,随大流炒树苗,结果2002年赔得很惨,七万元投入全都打了水漂,那可是我们的全部家当啊。”李荣一个人跑到河边的白杨林地中,关掉手机,对着正在成长的白杨树嚎啕大哭。
  “摸着白杨树粗糙的树皮,忽然我就想通了,就当是交了学费了。”后来,李荣的白杨树越长越好,群众看到她带了头,也纷纷效仿干了起来。李荣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林果专业知识,举办培训班,从育苗、修剪到治虫、养护,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授种植技术,不到两年的时间,片区内就涌现出一批苗木、林果种植大户。果农们拿上自家树上成熟的果子,跑几里路送给她品尝。
  记者在李荣家中与仲兆礼聊天时,他开玩笑说:“人家是干部呀,整天不着家。”李荣笑而不答。但在办公室里,李荣也透露出对丈夫的歉疚:“但是没办法,当干部就是要和老百姓贴近,人家才信咱。就跟杨树一样,根扎得越深,成活率越高。”
  去年春天,在潍胶路清障期间,为了尽快让公路施工,李荣和同事们起早贪黑,深入到每个种植户,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有个村子出现三个“钉子户”,谁都解决不了,领导派李荣去解决。李荣到村里一打听,其中一个是寡妇,她很自卑:“平时都笑话我是寡妇,现在倒想求着俺了,没门。”
  李荣听了之后,爽朗地说:“大姐,不瞒你说,我也曾经是寡妇,可是这不是我们的错呀,你何必斤斤计较这个呢?”当天晚上,李荣没有回家,而是住在了这个寡妇家,互相倾诉心事,说到伤心处,两人抱头大哭。第二天,这个寡妇主动帮着做通了另外两个“钉子户”的工作。
   李荣一个邻居的两个儿子由于种种原因都不养老,老人经常在她面前掉泪。李荣登门做工作,但是怎么劝都没有用,李荣上来脾气了:“你们不养老,我替你们养!”熟知李荣脾气的老仲知道她说得出做得到,就主动去把老人接到家里来,热饭热炕地伺候着。
  几天后,老人的儿子和儿媳羞愧地一同登门道歉:“俺弟兄俩有手有脚的,哪能让你替俺们养老呢?”兄弟俩把老人接回了家,轮流奉养。
  东于家村地势低洼,今年雨水大,一下雨村里路就非常难走,但村里没有这么多钱修路,村支部书记赵振杰非常着急,找到包片的李荣商量这件事。晚上李荣睡不好觉,就跟丈夫商量办法,第二天早上,她去娘家借了四万块钱,送到村支书的手里,并对支部书记赵振杰说,村里什么时候有钱了再还。
  6月农忙时节,她帮村干部联系石料、工人,丈夫仲兆礼成了义务筑路员,自家的农用车也义务出工修路半个多月。赶在雨季来临前,村内两横两纵3公里的道路和排水沟都修好了,今年下了好几场暴雨,村内大街却非常好走,由于排水顺畅,雨水没有像往常一样倒灌进村民家里。全村的人都对李荣感激不尽,夸她做了一件大好事。
  9月5号下午,我们跟李荣在墨水河畔的白杨树林里徜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嗅着白杨树散发出来的清香,耳边是白杨树叶哗啦啦的声响,李荣微笑着,一脸幸福。
  李荣简直就是一棵白杨树。
  采访结束,我们想把一首诗献给李荣,这首诗的作者是她的山东林业学校的校友,诗人孔德平,诗的题目叫《大树》:

没有风的时候

你就是风

从大地吹向天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