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我就买了张爱玲的短篇小说集《色·戒》,好像在安丘的书店里。一直没读完。今日,元宵节,窗外竟然飘着雪花。忽然想看看《色·戒》,也不知是因为这场春雪还是什么。我读书一向随意。
《色·戒》是张爱玲小说中,少数以前卫手法探讨女性心理及情欲的作品,描述上世纪1930年末,一位女知识青年佳芝,化身刺客,企图用美人计,刺杀汪精卫阵营中一位高级特务易先生(不是易中天——阶注),双方在政治、权谋、性之间尔虞我诈的故事。
佳芝最后反悔,放走了易先生,"美人临时变计",情战胜了理智。小说写得惊心动魄,但写得非常从容。一个充满血性的故事,却些得风花雪月,这就是艺术的功力。
我喜欢张的有些句子比如:“她看了看表。一种失败的预感,像丝袜上的一道裂痕,阴凉的在腿肚子上悄悄往上爬。”有意思的是,评论家许子东,也注意到了这句话,他在〈物化苍凉〉中写到张爱玲“以实写虚”时,就以此为例。张爱玲的本体是“失败的预感”,是情绪,是虚的,而喻体则是“丝袜上的裂痕”,是是实物,是实。而一般人,设譬喻的时候,则相反,是以虚写实。
还有两句我也喜欢,是:“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
“他(易先生)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
听说导演李安在拍《色·戒》,李安的眼力不错。李按说过:到目前为止,除了《色·戒》我还没有碰到其他让我更动心的剧本。选择《色·戒》也正是因为它是一部短篇小说,可以给我更大的发挥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