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本山该把“狗尾”砍

(2006-02-12 11:34:27)
分类: 观星
赵本山该把“狗尾”砍
 
逄春阶

    在狗年看本山电视剧,脑海里蹦出的词儿是“狗尾续貂”。《刘老根》和《马大帅》不错。但是,《刘老根2》、《马大帅2》,就乏善可陈。最近的《马大帅3》,我看了四集,觉得更没味道。这真是,马大帅不大“帅”,刘老根没了“根”。用今年央视春晚《说事儿》中宋丹丹的口气说:本山你演得相当地差!你在用相当的精力浪费着相当的才气,我相当替你惋惜。
    如果不较真,《刘老根》和《马大帅》在当下的电视剧中应属上乘。我能明显感觉到本山是用全副身心在演,他投入在人物身上的情感是充足的。本山当时还没膨胀,还没有心浮气躁,能准确触摸到这两个人物的灵魂。所以,在观众看来,从举手投足到整体神态,都很逼真,剧中人物是鲜活而有个性的,生活气息非常浓郁。可是在连续的二部和三部中,赵本山已经迷失了,他已经找不到人物的魂了,他在瞎演。故事情节更是瞎编,本来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却被弄成能说会骗的二流子式的人物,主人公性格逻辑明显乱套。本山只成了一个背台词的衣裳架子,他的独有的神韵荡然无存。
    貂不足,狗尾续。这是目前电视剧制作者们正在干的事,一部剧火了,马上就弄个第二部第三部。其实,第一部已经把该表达的都表达了,干么要再搞个《某某某2》呢?我感觉,制作者往往多从市场角度来考虑,总觉得一部火,另一部也该火,于是起用原班人马,使用原来的道具,省力又省时,投入少,而产出多。但大量事实已经证明,这仅仅是良好愿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浮躁也得浮躁。为了利润而硬去“续”(准确说应该是“凑”),往往违背或者说不尊重艺术规律,到头来,观众会对你厌烦透顶。大诗人屈原早就说过:“美不由外来兮,名不可虚作;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
   别人续貂,本山也跟着瞎续。续就续吧,还不专心,一会儿要搞足球,一会儿要办学校,还要做广告,甚至上春晚都要挤时间。他本来肚子里的货就不多,整天往外掏,总有掏空的时候。掏空了怎么办?注水呀!反正我瞎演你傻看,忽悠来忽悠去,只要有钱赚,喊爹咱也干。
    余秋雨曾评价过过赵本山:“赵本山作为当代杰出的喜剧表演艺术家,是受到全中国数亿观众评判的,而且考验时间长达十几年。现在有多少艺术家曾经接受过这么大的时空范围的评判和考验呢?”我不否认余秋雨的判断。本山身上的确有好多闪光的优势,大家有目共睹。但仅有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这些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不是三心二意。再说了,本山本身整体的艺术素养就不高。低起点,势必影响他的视野,如果不读书不看报,那就离小混混不远了。脾气跟着名气长,才气随着名气葬。
    我希望本山拿出相当的精力,仔细检讨一下自己制作电视剧以来的得失,希望他珍惜自己相当让人羡慕的天赋。希望他在狗年里,拿起刀子果断地将“狗尾”砍掉!尽管砍时有点疼,但疼感过后,将轻装上阵,捧出佳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