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欢女爱的绝对隐私,患难夫妻的相濡以沫,少年少女的青涩苦果,破裂家庭的爱恨情仇......构成了情感版的主打内容。我是极力倡导都市报做情感版的。下面说说为什么。
情感世界恰似深深的海洋,浩如烟海,深不可测。糊涂的爱谁也猜不透,永远说不清。正所谓“剪不断,理还乱”。“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夫妻是两个人的战争,家庭不一定是避风的港湾,生活永远不会风平浪静。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每个人都有情感的困惑、痛苦与无奈.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黎民百姓;无论你是有钱人,还是穷光蛋;无论你是情窦初开,还是曾经沧海,都逃脱不了情感挣扎的牢笼.因此,情感版的内容关注度高,受众面广。此外,人性中的"窥淫癖""窥私癖"与幸灾乐祸的心理都能在情感故事里得到满足.所以,情感故事怎么写都会有人看。
《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安顿1995年开始从事当代中国人情感状态调查,采写“口述实录”在报纸上亮相。很快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名记者和名专栏。她一发而不可收拾,至今已采访了几千人(计划采访一万人),成为中国情感故事集大成者.1998年她将采写的情感故事精选出版《绝对隐私》,非常畅销。于是一本接一本面世,诸如《回家》《情证今生》《绝无禁忌》《悲欢情缘》等等。安顿与“口述实录”的成功带动了全国都市报情感版的盛行。许多报纸将有限的副刊版开办情感版。河南《东方今报》2004年创办,几乎天天都有情感版。去年,我去浙江义乌了解《浙中新报》的报摊销售。摊主告知,有情感版时好卖些。这份常规情况下只有16个版的报纸,每周有两期情感版。
我们再来观察其它媒体形式,你会发现涉及情感的节目与内容都很受欢迎。比如杂志,各地妇联系统办的《家庭》(广东)《知音》(湖北)《女友》(陕西)都很畅销。其主打内容就是爱情婚姻家庭生活。这些杂志永远靠滥情故事争取读者,一招鲜吃遍天。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创新举措,甚至在形式上都可以几十年一个样,以不变应万变,也能赚个盆满钵满。全因“内容为王”,读者就是喜欢看这种东东;比如广播,深夜谈话节目一般收视率会比较高。不眠人与主持人谈的话题多为情感问题;再比如电视,1998年7月,湖南经济电视台推出《真情对对碰》节目,让普通老百姓走上银屏,倾诉自己的情感,寻找自己的真情。1999年春天,该节目登上湖南电视收视冠军。2000年,《真情对对碰》更名《真情》,并登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3个月后,收视上扬居第三。2003年,《真情》正式加盟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仇晓由此节目交上鸿运。肯定受湖南电视《真情》的成功的影响,全国类似电视节目遍地开花。像北京电视台文燕主持的《真情互动》(2001年开办)极受欢迎。2004年,上海电视台生活频道推出“心灵花园”节目,讲述都市真实的情感故事。收视节节上升,今年更是天天安排在9点-10点黄金档播出。
与此看来,情感故事对所有媒体都很受用,怪不得报纸的情感版泛滥成灾。
当然,都市报办的情感版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故事的真实性.因为属于不太光彩的个人隐私,当事人一般不希望公布真名.客观上为造假提供了便利。一些写手不惜胡编乱造,合理想象,制造耸人听闻离奇古怪,博得上稿率;同时,一些故事提供者为了给自己涂脂抹粉,为了羞辱对手等等复杂原因,也存在不公正不真实的虚假行为,如何打假成为这类版面最大的心病。
然而,读者爱看市场受宠就是硬道理,我们不宜因噎废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