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属于货真价实的畅销美食,食客趋之若骛,却偏偏限量供应,让你晚来吃不着,让你嘴馋心思思。这就是长沙的“短缺美食”现象。
从芙蓉中路向北,经五家岭往东。走三一大道,上东二环从洪山大桥下。过长沙大学再向北穿过一条土路到福元西路。不上大路左拐过涵洞进入一条坑坑洼洼的烂泥路。此路颠簸,两旁一边是农舍,一边是鱼塘。深入约1000米,见一指示牌右转下鱼塘,便是广殿渔村。这里的招牌菜是“鲜鱼丸”与“水煮活鱼”。此水煮活鱼非重庆的水煮鱼,后者为红汤麻辣,前者则清汤微辣。从而保持了鱼的鲜美。特别是乳白色的鱼汤,原汁原味,浓香扑鼻,令人食指大动。鱼都是现点现剖,且一个锅只煮一条鱼,老老实实炖半小时以上,货真价实,自然,味道一流。最特别的是用活鱼当天制作的鲜鱼丸,每天限量供应,晚来还吃不着。第一次与朋友去,不到7点,鲜鱼丸已售罄。所以,要想吃鱼丸还得赶早。那么我们提前电话定餐总可以吧?对不起,店家只允许每天前三名预订成交,其余只定台,不定菜。也就是说,要想领略真正的招牌菜,还得早来。幽默的店老大在餐厅大堂贴有两张告示,右边说鱼好吃要等待原因如下:1,活鱼要现剖,鱼丸要现做。2,每锅只煮一条鱼,至少要炖半小时。因此,要想味道美,请你莫催快!接着,后面再来几句:本人胸无大志,只是做做小生意,赚点养老钱,交几个朋友,此生足矣。我乃得过且过,请你得饶且饶。另一边告示主要介绍广殿渔村的历史及特色,如建于2000年,2005年迁址,等等。后面几句很逗:这是你的家,想干啥就干啥。只要不过分,只要不违法。我教过书,经过商,当过芝麻官,一切看透了,办个小渔村,养家湖口度时光。请多关照。从令人会心一笑的告示中传达着店老板积极人生态度和机智幽默的性格,当然还有些自恋。不过我隐隐约约读出了主人的怀才不遇。“短缺美食”造成“物以稀为贵”的奇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当然,店家说为了保鲜,保持品质,宁愿少做少赚。这又是一种内容为王的表现方式。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懒,有钱也不赚。小富即安,为了闲适的生活。
“短缺美食”显然不仅仅是“鲜鱼丸”一种。位于人民中路313号(省花鼓戏剧院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脸——“何氏排骨”。这里的排骨由祖传秘方配制的调料腌制而成,骨酥肉鲜味醇,且有滋补功效。据说何家长辈何真龙在光绪3年就开创了腌制排骨的秘方,经过百年改进,最终在2002年一炮而红。其中的“金牌茸汁醇香排骨”、“香辣霸王排骨”与“酱汁排骨”为其鼎级招牌菜,曾获奖无数,如荣获2003年湖南省第二届“龙卡杯”美食节金牌菜。2004年湖南省首届山乡美食文化大赛金牌菜。2005年湖南第二届“龙卡杯”山乡美食文化大赛金奖,湖南省首届湖湘文化烹饪创新大赛银奖,等等。虽然属于获奖美食,价格却不贵,大致在28元到38元之间。
然而,这么好的东西,去晚了就没口福了。特别是最贵也是最具特色的“金牌茸汁醇香排骨”,晚来绝对没戏。服务员说,排骨是现做的,一天就那么多,先到先得。的确太牛了。顺便推介一下,这里的铁板花菜也是获奖产品,味道也不错。还有“香辣霸王蛇”亦为其招牌。不过,这里的饮食环境确实太差,空调不足,吃客大汗淋漓。我想这可能又是商家的经营秘籍,就是让你客人不舒服,吃完赶紧走,别在此叹空调。因为天天都有客人在外等着呐。
长沙河西湘江边的潇湘中路上有家“八阁湾活渔村”,此处以吃鱼为特色。我在广东出生长大,海鱼见得多了,但这里的河鲜却未见过。如鸭嘴鲟、河鲨、沙鳖等等。客人在鱼池点完后,服务员当场将鱼摔死,已示童叟无欺。有意思的是,最贵的鱼——88元一斤的鸭嘴鲟,来晚了就吃不到了。店家说,该鱼进货少,晚来就没得吃了。
我相信长沙的“短缺美食”远远不止这些。长沙美食经营者的精明由此得到凸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