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闫建武 北京报道
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9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其中CPI同比上涨1.9%,这是继7月份CPI首次突破2%的低值之后重新迈入“1时代”。居住价格涨幅在9月份略有回升,涨幅并不明显。房地产市场在传统的“金九银十”月份并未出现爆发势头。
数据分析表明,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的1.9%中,涉及房地产市场的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3%。住房租金价格上涨3.2%。
对于9月份CPI增长重回“1时代”,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丛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只是暂时现象,“CPI不可能长期在1左右的位置徘徊,这跟整体的经济运行要求并不符合”。
7月份以来,CPI一直在2%及以下徘徊,这让很多业界人士对于经济的整体运行前景表现出适度担心。但丛屹认为这是一个相对短暂的现象,“这是由于二三季度相对谨慎的货币政策所造成的,这也是中央在宏观经济面进行调控的必然结果”。在他看来,CPI的低位运行并不是不可控的,“四季度应该会出台相应‘谨慎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这种情况”。
丛屹认为“平稳”是现在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同时也是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态势。3%这个数据是丛屹认为的目前中国社会CPI增长的合理区间。“居住价格的上涨幅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3%表明现在房价趋稳。”丛屹表示,从数据可看出,商品房价格现在是微涨趋势,“但是并没有明显上升”。
在分析原因时,丛屹表示,目前消费者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并没有出现统一的看涨或看跌意见,导致需求没有充分释放,“对于调控和房价走势,消费者的观望情绪还是比较严重”。但不同于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三季度以来,开发商资金短缺规模较大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明显缓解。而资金缓解的情况下,已经有不少品牌房企放缓了推盘步伐。
“四季度的房地产市场应该不会出现井喷行情。”丛屹说。在其看来,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已经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调整,“调控重点转到了预期管理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