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动了你的年终奖?

(2012-03-07 11:57:05)
标签:

房产

分类: 金融实务
张劲松\文
 
记者:2011年房企的薪酬福利与年终奖和往年相比,总体来看呈现出哪些特点和变化?
    宋延庆:肯定是总体降低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单从我们兰德咨询年底前后的十几家客户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的年终奖增幅同比下降了,个别企业是绝对值下降。当然,也有同比增加的。从企业类型来看,国有房企总体是增长的,这主要是因为国企中绩效工资比例占比较低,业绩受政策调控影响较小。其他类型企业中,大型房企年终奖普遍减少,而中小型房企则有升有降。
    何衍钧:员工固定薪酬变化不大,根据房地产行业不同的层级,不同的企业类型,以及市场原因,总体薪酬会有相应的差异。和二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的房企在薪酬结构上体现得更为理性。比如,管理规范成熟的房企不再以大起大落的方式给予浮动奖励,而是强调薪酬激励分配的合理性、延续性和员工激励期望管理的有效性。
    韩磊:2011年房地产企业纷纷勒紧裤腰带,开始开源节流了,而且重点是节约现金流,于是,今年的薪酬福利和年终奖就呈现出“不知企业真面目,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象。在我看来,房地产企业只有有钱的企业和没钱的企业,业绩好的企业和业绩差的企业之分,年终奖作为年底较大的一笔现金支出,各个企业都持谨慎态度,因而差异较大。
    但从历史经验来看,尤其是2004~2009年之间,房地产市场“三起三落”,但薪酬却表现出很有意思的规律,其中,固定现金收入部分始终保持15%~20%的稳定增度,与GDP增幅趋同,但浮动现金收入部分却表现出较大的波动,基本与公司业绩保持相近的趋势。这就说明,2011年只不过是行业周期中的又一个波谷罢了,整体的变化呈现历史规律性。
    记者:去年房企销售业绩普遍低于预期的状况是否对其年终奖的发放产生了影响?
    宋延庆:影响还是很大的。从初步统计结果来看,去年约有80%的企业未完成年度销售目标,这肯定对年终奖发放产生了直接影响。再进一步看,其实对年终奖影响更大的是企业的薪酬制度,特别是绩效奖励制度的设计。通常,设计企业的年度薪酬总额是,有些企业与年度销售业绩挂钩,但大多数企业与年度净资产收益率(ROE)或年度净利润挂钩,即从净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年度薪酬总额。项目公司层面的薪酬总额及奖励是根据项目开发周期的利润目标而设定的,年度绩效奖励可能只占总奖励额度的百分之二三十。另外,影响年度绩效工资发放的绩效指标,除了销售业绩外,还有节点计划完成情况、团队建设等其他指标。所以,年终奖的发放额度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薪酬制度设计。如果制度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或者执行不到位,肯定会存在年终奖发放随意性较大的情况。
    韩磊:年终奖受宏观环境和自身业绩的影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根据调查,企业在选取年终奖提取因素的考量方面,近50%的企业选择了净利润、息税前利润或ROE等业绩指标,可见,年终奖金的多寡与个体的业绩关系极其紧密。但薪酬整体变化虽然大同小异,局部岗位由于供求关系和价格需求弹性影响,薪酬水平呈现逆势增长。
    记者:房企应如何科学设计年终奖乃至薪酬福利的结构?
    宋延庆:首先,因为年终奖是薪酬的一部分,也是年度绩效工资的一部分,所以一定要从薪酬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设计入手,明确薪酬总额及绩效考核工资的提取方法和比例。第二,年终奖更是激励的一部分,所以也要考虑企业的激励体系设计问题。第三,建议在考核时,要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及权重。指标不宜太多,3~5个足矣,每个指标都要设定出悲观值(确保值)、基本值和乐观值(力争值),并对应相应的评分标准。如果指标太多,肯定会分散分值;如果不设定指标区间,评分标准没有做好离散性对应,肯定会导致绩效失真,最终会导致考核分值平均化。应该、必须完成的,没必要作为考核指标,而是应作为“否定性”指标。另外,建议在计划指标外,增设“临时性工作任务”考核,因为毕竟房企的这类工作有很多,有的又很重要、很紧迫。第四,一定要对考核结果进行“难易度修正”和“偏差修正”,因为毕竟考核结果可能与实际绩效、态度等存在实际偏差。最终发放的年终奖应是修正后的结果,而修正也要有明确的细则,不能随意修正。实践证明,采用以上方法后的激励效果是比较好的,能避免考核流于形式和年终奖“大锅饭”。
    韩磊:业绩推动、奖优罚劣,永远都是薪酬奖金设计的准则,但局部的调整,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例如,行业上升期,可适当提高浮动收入比例,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快速创造价值,行业低谷期,可适当降低浮动收入比例,提高固定部分收入,稳定人心,徐徐图之。同时,也可适当采用一些股权激励方式,例如,我接触过的一家区域性房地产企业,其年终奖分一部分兑现现金,另一部分转为股权积累额,这样的好处是现金流控制的灵活性更大,原本年终奖金70%以现金发放,30%转为股权积累,但由于企业2012年经营预期不明朗,年初将奖金发放制度做了较大修改,年终奖金30%以现金发放,70%转为股权积累额,这样既保证员工稳定性,又能减少现金流支出。灵活适度搭配现金和股权激励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行业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也能降低人工成本,保障业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