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房地产报
中国房地产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112
  • 关注人气:5,7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湖限高 压住“地王”

(2012-03-07 11:46:05)
标签:

房产

分类: 土地楼市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庞一涛 上海报道

 

因规划方案未获批闲置近7年的杭州嘉里“地王”再生波折。
    近日,根据杭州市规划局网站披露的信息显示,嘉里置业(杭州)有限公司拟建的杭州嘉里中心项目规划方案再次公示。该项目自2007年首度公开规划以来,由于建筑高度超过西湖景区限高标准,多次更改一直未获批准。本次公示的规划方案显示,项目建筑最高度延续了2009年被拒方案,依然是48米。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公示的规划方案显示:该项目方案已经浙江省发改委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审查通过。
    不过,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周复多2月21日告诉本报记者,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嘉里中心地块所在湖滨地区的限高是25米。已经获得浙江省发改委认可的规划方案依然大幅超过限高标准。“我会写信给住建部投诉嘉里中心超过限高,请求干预。”周教授向媒体表示。

 

溯源:7年波折仍未开工

 

杭州嘉里中心原址为浙江大学湖滨校区,其教学主楼高72米,为西湖周边“第一高楼”,后被拆除。2005年10月,这幅距西湖仅数百米的“绝版地块”被香港嘉里集团以24.6亿元的高价摘得,成为当时的“地王”。
    资料显示,拟建的杭州嘉里中心总占地约101亩,东临延安路,西接长寿路,北靠孩儿巷,南连庆春路,毗邻西湖。其规划为多用途综合物业。
    然而,2007年嘉里中心概念性规划首次公开,即卷入舆论漩涡——拟建的五星级香格里拉酒店高达85米,另有1幢高63米的写字楼和2幢高60米的服务式公寓。这一方案引来一片争议。在“西湖会成为被高楼包围的‘小盆景’吗”等诸多反对声中,方案重新调整。
    2008年,修改后的方案中,嘉里地块建筑高度降至56米。尽管如此,其仍未获批。
    2009年12月,调整后的嘉里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再次公开征求意见,主楼的高度降至48米,该方案是否获批并未公开。
    2011年6月,西湖申遗成功,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了西湖的天际线上,西湖边建筑高度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紧邻西湖的嘉里中心的新规划,再一次受到关注。

 

进展:超高23米获初步认可

 

杭州市规划局网站的信息显示,该项目本次再度公示的规划方案较之上一个方案有所修改。公示内容显示,该项目建筑密度从原先方案的40%提高至45%,项目总体地上建筑面积没有增加。
    不过,公众最为关心的则是一直使规划方案获批卡壳的建筑高度问题。据此次公示的项目“西立面图”可以看出,其建筑最高高度为48米,延续了上一次未获批复的方案。
    “嘉里中心整个地块都在西湖景区的直接控制区内。”周复多表示,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按距湖的远近,杭州主城区分A-G共7块控高区域。其中,直接控制区的限高为25米,嘉里中心48米的建筑高度已经超出了限高标准23米,明显有违上述规定。
    嘉里中心此次方案是否已最终获得规划局的认可?为此,本报记者多次致电杭州市规划局,但负责该事宜的金主任则一直外出。2月21日下午,记者拨通嘉里置业(杭州)有限公司电话,一位张姓负责人表示,对规划方案事宜不给予任何回复。
    “现在他们都想低调处理。”一位杭州当地的开发商告诉本报记者,事件双方都讳莫如深,因为该项目多次方案被拒很大原因是迫于舆论压力。此次省发改委已给予通过,这个方案“十有八九已经算通过了”。近日,嘉里建设也曾向媒体透露,在此次批前公示后,项目将争取在今年第一、二季度开工,先期建设预计三四年,之后杭州嘉里中心将分阶段试运营。

 

质疑:超高获批不具合法性

 

不过,对于嘉里建设能否如期在今年第一、二季度开工,业内并不看好。
    对于浙江省发改委已经对该方案予以通过的做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对本报表示,嘉里中心的建筑高度不符合杭州市先期出台的强制性法规,只有先修改前述城市规划方案的限高标准才能认可48米的建筑高度,否则就是程序不合法,结果不具备合法性。周复多教授即曾向媒体表示,将致信住建部就此请求干预。
    业内认为,之所以有嘉里地块长达7年的规划方案波折,皆是因为地方政府出让地块时的不严谨表述。
    根据2005年嘉里地块《杭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中规定:新地块上的建筑基本限高为25米。局部可适当提高,但超过25米部分应控制在总建筑面积的1/4以内,具体提高幅度在方案论证中结合西湖景观分析确定。很显然,正是后面这句话为土地的规划调整创造了“想象空间”。
    “‘局部可适当提高’的说法很暧昧。”一位不愿具名的房地产分析人士表示,这种描述是地方政府当初想招揽实力开发商打擦边球的做法,只不过“因为舆论压力没有通过”。现在,地方政府在舆论压力和兑现对开发商承诺之间进退两难,虽然省发改委已给予通过,但杭州市规划局是否顶着舆论压力给予通过尚不可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