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股东“护犊”背后

(2012-02-14 15:44:30)
标签:

房产

分类: 公司报道

■宋振庆/文

 

春节之后,资本市场上最火爆的话题莫过于超过20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齐齐增持股票。目前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上市公司股东净增持(即股票增持数大于减持数),其中不乏因被调控政策施压而长期低迷的地产股,包括A股的华侨城A(000069.SZ)、莱茵置业(000558.SZ)、陆家嘴(600663.SH)、银基发展(000511.SZ)、中恒集团(600252.SH),以及香港上市的世茂房地产(0813.HK)、富力地产(2777.HK)、恒基地产(0012.HK)、新世界发展(0017.SZ)、长江实业(0001.HK)、新鸿基地产(0016.HK)等。
     在A股地产上市公司中,手笔最大的要数央企华侨城集团。在各界的质疑声中,华侨城集团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对上市公司前景的信心,连续几次增持了华侨城A共计1185万股,耗资778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以往常常从二级市场竞价买入不同,如银基发展、陆家嘴、中恒集团等公司的大股东都是通过沪深交易所这样的大宗交易平台进行增持,这是因为大宗交易平台的交易不会对当天的二级市场造成波动,而这种方式的定向性以及其议价方式都有助于增持方拿到更便宜的筹码,以低成本大笔增持。
    但A股的这种增持规模显然无法与香港大佬们的一掷千金相提并论。像恒基地产的李兆基、长江实业的李嘉诚以及世茂房地产的许荣茂尤其显得“护犊情深”,几乎从去年下半年至今一直孜孜不倦地频密增持,涉及上亿港元乃至数十亿港元的资金。更值得一提的是,新鸿基地产的郭氏家族和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分别斥资26亿港元和5亿港元进行增持,创造了近几年来的最大手笔增持纪录。
    提及增持的原因,上市公司公告基本众口一词,“公司价值被市场低估,以增持表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但如果细细观察,各公司大股东增持自家股票则各有不同的考量和动机。
    比如华侨城大股东的连续增持,市场分析人士的解读是,因为华侨城目前资金吃紧,这种增持实际上是为股价筑底,并为未来可能的再融资进行铺路。
    莱茵置业的情况更加微妙,由于公司股价已经接近最近一笔对银行借贷的股权质押预警线,一旦低于这个预先约定的水平线,将意味着公司必须追加质押物,但大股东已质押了所持莱茵置业超90%的股权,可追加空间几乎压缩殆尽。因此,几位高管选择在这种时刻出手护盘,其用意不言而喻。实际上,像这种类型的增持去年在泛海建设(000046.SZ)身上已经发生过,细节几乎如出一辙。
    而香港的众位股市投资高手们则通过增持获取了相当高的收益。李嘉诚从去年开始至今增持长江实业860.8万股,平均成本是90.18港元/股,而按照目前长江实业110.1港元/股的价格计算,李嘉诚账面浮盈已经超过1.7亿港元。郭氏家族、李兆基、郑裕彤和许荣茂等也分别都获利逾千万港元。
    最耐人寻味的是,上市公司即将开始发布年报,由于2010年地产市场的好年景,2011年年报的业绩值得期待。大股东和高管们在这时不约而同地大规模增持,是否想享受一下“最后的晚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