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庆/文
尽管被赞誉为百货业“不世出的奇才”,但接近黄茂如的人都知道,真正支撑起黄茂如财富大厦的是背后的房地产业务。从某种意义上说,百货业充当的是品牌、声誉以及现金运输载体的作用,而房地产的运作和盈利则是茂业帝国的根基。
黄茂如于1992年就涉足房地产,是深圳最早参与城市运营的地产商之一,并在深圳开发了“茂业城”,茂业集团也由此得名。1995年创建茂业集团后,尽管重心开始倾向于商业百货,但黄茂如在地产方面的动作也不小,先后开发了都市花园、中兆花园、世纪豪庭、香蜜湖豪庭等“短平快”的地产项目。
在投资地产时,黄茂如并不追求规模,而是强调能否迅速收回投资,这种控制风险、快速回笼的思维让黄茂如几乎没有在多次的房地产调控中犯错。而正是由于早期快速周转并从事利润丰厚的房地产业务,为黄茂如百货业的崛起提供了足够的时间、空间与财力。
从公开资料上基本找不到黄茂如地产业务的详细资料,但根据茂业集团一位前高管的表态,茂业系的土地储备非常丰富,而且不容忽视的是,黄茂如的几位兄弟也都是深圳地产圈赫赫扬名的大佬级人物。
2008年,茂业国际打包了几乎所有的商业资产赴港上市,但茂业集团的房地产资产并没有放入上市公司,土地资源基本都分散在旗下的中兆投资等房地产公司中,从报表数据来看,茂业国际的物业规模非常小。
尽管早期房地产的资金对百货业的起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随后这种作用就倒转了过来。随着茂业系百货帝国不断扩张版图,百货业大量的现金流有力地支撑了茂业系房地产业务的开展。据透露,茂业集团所有的商场、零售机构、地产公司以及大的金融公司,每天账上的资金都从集团统一调度,这样可以为黄茂如在房地产领域大展身手提供充沛的现金流。
一个普遍的看法是,在黄茂如的眼中,百货业利润其实很一般,他所倚重的真正核心是房地产。这个以房地产为灵魂的茂业帝国,必须以获得更多的土地为生存基础。因此,黄茂如果断舍弃了一二线城市和资本市场的胶着,在三线城市中大量拿地和并购,以时间换空间。
如今,随着城市化不断深化,各城市核心区的土地迅速升值,加上商业地产逐渐火爆,黄茂如地产资产也迅速升值。
当然,很多接触茂业国际的投行人士也指出,境外投资者对于茂业集团参与房地产开发甚为不满,他们认为高周转、低风险、低杠杆的商业零售运营与高风险、高利润、高杠杆的房地产开发从理念上完全是背道而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茂业国际的估值。
投资,还是投机?在重重的指责和质疑声中,黄茂如需要好好拨动一下他的地产算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