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码银泰系

(2011-11-09 16:59:45)
标签:

房产

分类: 公司报道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宋振庆 北京报道

 

10月27日,京投银泰股份有限公司(京投银泰,600683.SH)公布三季报,尽管前9个月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同比增长,但已经连续两个单季度业绩亏损的现状,还是让一直看好公司发展前景的市场人士大跌眼镜,以至于很多此前持有京投银泰仓位的机构投资者都在此时选择了清仓离场。
    作为银泰系的地产旗舰上市平台,京投银泰在宏观调控下的不利局面令人担忧,加之百货行业市场氛围的走淡、在鄂武商A(000501.SZ)的争夺中遭遇国资力量强力阻击、科学城(000975.SZ)的重组迟迟无法落地,整个银泰系的局势被蒙上了一层阴霾。
    而这个资本帝国的掌控者浙江商人沈国军,此刻却正在冲绳的蓝天碧海间休憩,或许他已经构思好了下一场纵横捭阖的好戏?

 

云涌银泰系

 

49岁的宁波人沈国军的职业生涯始于建设银行,在这家国有银行的管理经历让他熟悉了资本运作和地产生意的路径,这为沈国军随后的地产起家和资本创富埋下了重要伏笔。
    2002年,沈国军的私人公司完成了对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银泰”)的MBO(管理层收购),从此,沈国军拥有了中国银泰这个重要的资本运作平台,成为银泰系形成的重要战略平台。
    沈国军的资本市场之旅源于2000年,当时中国银泰从宁波市国有资产管理局购得了如今已经更名为京投银泰的银泰股份,这家上市公司迅速成为沈国军资本腾挪和项目融资的关键工具,可以说是银泰系资本膨胀的原始窖,也是资本市场开始了解沈国军“四两拨千斤、裂变式积聚财富”的资本运作手段的展示台。
    尽管本以百货业为主业的银泰股份经营业绩并无惊人之处,但当时刚从海南地产泡沫破裂和国内地产低迷中挣扎出来的沈国军还是从中认识到百货行业的魅力与前景。
    随后,沈国军的中国银泰引入了美国华平基金,事实证明,这场引资是中国银泰迅速崛起的关键转折点。
2005年,在华平基金的强力支持下,中国银泰展开了对鄂武商A和百大集团(600865.SH)的二级市场举牌,成为了A股资本市场闻之色变的“门口野蛮人”;同年,中国银泰又获得了武汉中商(000785.SZ)12.75%的股权,同时还是金果实业(000722.SZ)的第一大股东;2007年,中国银泰再接再厉,受让广州凯得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1.59亿股科学城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面对市场对其控制多家上市公司有“坐庄”嫌疑的质问,沈国军认为如果只是做单纯的股票投机,90%可能性是血本无归或者亏损累累。“如果你结合产业做的资本运营,以产业为基础,只要公司经营是健康的,就可以维持下去。”
    沈国军一开始的思路与普遍的造系构想并无二致,都希望走产融结合的道路。中国银泰先后参股宁波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和宁波证券,并成为曾经风光一时的天一证券的大股东,甚至涉足基金、担保和信托等。但随后德隆系的倒塌以及天一证券的沦落让沈国军从金融梦中惊醒,果断斩断了银泰系的金融链条而专注于实业。
    到了2007年,银泰系百货业旗舰银泰百货(1833.HK)在香港上市,开辟了中国内地民营百货企业在港交所上市的先例,与此同时,当时的北京第一高楼银泰中心竣工,成为北京市60项重大工程中唯一的民营项目。无论是在资本市场上还是在实业经营上,银泰系的业绩和声望都在当时达到了空前的巅峰。

 

银泰系新局

 

在经历了曾经的资金危机和对自身战略反思后,沈国军的银泰系已经开始收缩战线,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在切除金融板块后,银泰系又逐渐剥离掉了金果实业、武汉中商两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对百大集团的持股目前也仅剩下4.8%,彻底离场已为时不远。目前,银泰系最重要的3家上市公司银泰百货、京投银泰和科学城分别承接了三大业务板块——百货、地产和矿产能源。
    对于三大板块的定位和意义,沈国军有过非常清晰的比喻,“百货是一锅需要慢慢煎熬的汤,虽然利润不高,但能够提供充沛的现金流支持;矿产能源利润丰厚,是马上可以吃的肉;而商业地产则是能够长期增值的银锅具,可以作为传家宝。”
    这一思路是在没有了内部金融资源支撑的前提下,利用不同产业间长短期现金流与业绩的搭配互补,实现了对风险的平滑控制,以求保证整个银泰系资本帝国的长治久安。
    尽管与武汉国资力量在鄂武商A的激烈争夺上吸引了足够的眼球,但实际上,沈国军在地产方面的运作思路更值得关注。引入北京轨道交通大鳄京投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而自己“退居二线”,沈国军当时的这一招让人既惊且佩。以京投集团的资源优势和北京未来轨道交通建设的广阔前景为基础,京投银泰迅速成为国内唯一以轨道物业为定位的地产公司,赢得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
    轨道物业不仅是银泰系的“传家宝”,更是重要的经营载体。2010年,银泰百货与京投银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结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银泰百货将作为京投银泰的首选合作伙伴,与该公司在其开发和拥有的北京地铁上盖的商业物业内发展商业零售业。
    银泰系这一内部一体化的资源共享可谓一举三得,既解决了商业地产的开发和招商问题,又保证了百货业得以在最有商业潜力的地段开张,而京投银泰在众多投资者的热捧下,高企的股价又能保证银泰系股权质押融资的便利。
    尽管目前银泰系诸多不顺,尤其是地产调控对地产板块的影响,但沈国军的目标瞄准了未来。正如分析者所指出的,多元化产业的有效组合以及银泰系国际化合作平台的搭建,让沈国军的资本帝国有能力“弯道超车”,继续演绎其造系传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