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爱明:协信就是7年前的万科

(2011-10-14 10:42:47)
标签:

房产

分类: 新闻人物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万小强 重庆报道

 

刘爱明从万科集团副总裁职位上离职的消息带给房地产界的震动尚未平息,其火速选择加盟总部位于重庆的开发企业协信地产,又同样带给了业内不小的震动。
很自然地,业内人士都在问,协信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成为协信总裁的刘爱明与这家正在上升阶段的重庆企业及其老板吴旭将是怎样的关系?吴旭和刘爱明之间将会怎样磨合?他们将如何谋划协信的未来?
9月7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了位于重庆协信中心写字楼的协信地产会议室,与刘爱明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

 

以过硬的产品和服务立足

中国房地产报:你从万科离职加入协信,这对业界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新闻。你曾经在中海、万科这两家国内领先的房企工作10多年,是什么原因让你在这个时点选择加入协信这家似乎在规模和知名度上与万科相差较大的企业?你能否比较一下这3家企业?
    刘爱明:协信与万科、中海的最大共同点就是简单,3家企业都是凭过硬的产品和管理立足于市场。
中海是一个低调的企业,很多管理层是搞建筑出身的,虽然没有什么惊人的动作,但是做得很好。万科是搞营销出身的,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企业,早年做贸易,除了极端的生意不做,就没有什么不做的,所以在营销推广、品牌运作上做得很好。协信是一个民营企业,表面和这两家好像没有什么共同点。实际上,在我看来,这3家企业都非常简单,都是属于有能力就上、效率比较高、章法很清晰、做事有依据的企业。在协信内部没有一个董事长的亲戚,管理团队都是来自全国和不同企业,这样职业经理人为企业做决策就很简单,民营企业能做到这样很难。
    此外,这3个企业都是凭过硬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立足,比如早年中海在国内,不能说有特别多的资源,而是靠品质取胜的一个企业。万科的服务、人文精神也是值得称道的,这些都是靠过硬管理,很实在的东西。
协信也是一样的,依靠的也是过硬的产品和服务。跟万科相比,目前其规模虽不如,但7年前万科也就现在协信这个规模。协信的品质非常过硬,对原则比较坚持。前几天,几个中海的老同事来重庆,我请他们在星光68吃饭。他们都是搞建筑出身的专业人士,其间参观了一下商场的卫生间,出来都赞不绝口。因为他们发现在卫生间里安放的高档自动冲洗洁具的感应器,每一个都装正了。他们看过全国许多建筑,包括机场、高档宾馆并不是每一个都能做到这一点。从这个细节上就能看出,协信对品质真正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
我选择来协信也是看重它有好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我相信以品质和服务作为基础,未来就容易做大。

 

协信的核心竞争力在品质

 

中国房地产报:协信从深耕重庆到布局全国,未来将面临更多更强的竞争压力,你认为协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刘爱明:协信一直在倡导“品质地产、品位生活”。因此,协信的核心竞争力是品质。
在住宅方面,协信不仅造的是高品质住宅,更是营造一种品位生活。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协信要不断进一步深化,提升竞争能力,不仅提供品质地产,更要提供品质生活。未来人们买的不是房子,买的是生活,客户更关注能不能在自家楼下吃上一碗好面条,因此协信这个时候要为未来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协信在重庆房地产行业的历史早于龙湖和金科,但在过去10多年的发展当中,协信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龙湖、金科走的是以住宅地产为主打的快进快出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在房地产行业快速增长的十几年中,恰好满足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们迅速膨胀的住房需求,因此搭上了快车的龙湖、金科能够低成本迅速成长。
纵观全国市场,很多城市都有一个核心龙头地产商,这些龙头地产商与同城品牌地产商形成的是一种差异化发展路线。重庆市场不太一样,在重庆却能同时容下几个走同样路线发展的企业,它们都是做住宅地产的,打品质牌,现在都发展得很好。当然,从长远来看,这样发展会不会加速同质化竞争,造成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低,最后都死掉的局面还很难预测。
    在这种情况下,协信将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并重,在我们的未来发展中,基本上按照住宅70%、商业30%这样一个路线在走。
    未来商业地产是强有力的竞争。与住宅不同,住宅就是卖掉,只是价格的问题。商业不管是持有还是销售,卖掉后仅仅只是开始,因为商业随时要变化,要跟上客人的消费变化,跟上时代的潮流。
    协信做商业地产,其核心理念是对商业本身持敬畏之心,这是我们和其他一些只是将商业项目当作地产项目来做的企业最大的不同。
    历经协信商厦、协信巴南MALL、黄金海岸、协信长寿MALL等项目的实践和积累,到2008年,协信地产完成了商业模式的战略布局,即新型城市综合体,其代表作为协信中心、协信城、金开协信中心。被称为重庆零售行业规格最高、品牌最多、最具时尚代表性的现代购物中心——星光68广场,云集100余个国际品牌旗舰店、专卖店,如Cartier、Gucci、HugoBoss、Max Mara、Bally、COACH、Sergio Rossi、Emporio Armani等,给追逐高端品牌的人们带了一种更为直观的都市化的生活。位于重庆南城中心的协信星光时代广场今年也即将开业,由24万平方米特色体验式主题商业体构成,地处城市中心、商圈内、南坪3号步行街上,占据南坪商圈核心位置,同时引进超市、百货、主力品牌店等190个商家,其中包括华润万家百货、GMS百货、全重庆第一家金逸IMAX国际影城、西南最大ZARA全系列旗舰店、H&M旗舰店、UNIQLO旗舰店等15个主力商家入驻,高端商家整合力也是协信强有力的优势。

 

以建筑品质为企业命脉

 

中国房地产报:相对于协信2011年的销售目标,目前的销售情况如何?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与愿景是什么?该如何去推动与实现?
    刘爱明:从2008年到现在,协信业绩每年都在翻番,超过100%的年增长率。今年上半年,我们的销售任务完成得不错,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我们四季度还会有一些新品推出。众所周知协信推的产品以品质取胜,每一个项目都力求成为同区域标杆,我们首个异地项目苏州阿卡迪亚销售非常好。
房地产业是一个长期的事业,中国市场很大,拿万科1000亿元的年销售额来看,也只不过占全国市场份额3%左右。协信要形成商业与住宅并进式发展,未来在商业上将储备30%存量。协信现金流不是问题,除了正常销售回款外,还有多余的资金去投资、去扩张市场。未来我们要在产品和服务上再下功夫,要树立行业标杆,做到郊区楼盘比示范区更漂亮。
    现在房地产市场并不是价格问题,我认为房地产转型更是质量和性能问题,未来房地产转型在于向“深”、“精”方面走。
    我们过10年回头来看,其实会发现造了很多建筑垃圾,原来盖的房子过30年还能拆,因为盖得不高,结构也不复杂;而现在盖的房子都是30层的房子,密度也是相当大,还能拆吗?房子的生命周期是很长的,现在盖的房子今后30年很难拆掉。
    质量不行,就谈不上什么品质,更没有性能可言。看国外有些房子也很小,但住着很舒服,因为性能好。中国有些房子很大,但住着却不舒服,未来房子与空气、节能、环保、隔音、现代化智能化等息息相关。现在大量建的是毛坯房,跟节能、环保、智能化还离得太远,更与性能扯不上关系,这样的房子根本不符合未来居住的需求。中国的房地产,价格降下来并不能解决问题,质量和性能才是问题所在,未来房地产主流产品也将是质量和性能的深度转型。
    中国房地产报:协信从区域城市到全国运作,协信的管理势必面临调整和转变,能否谈谈你对管理方面的心得?
    刘爱明:谈到管理方面,我认为进入到很多城市应该是很自然的转型。回头看10年前做的事,今天捡起来再重新做,对我也是很愉快的过程。管理没有太多新的东西,不过很多企业出问题也就是出在管理上,有些企业因为扩张太快,管理跟不上而失败。不过对于我来说,管理还算容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