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廉租房公私联营模式
(2011-07-27 13:26:18)
标签:
房产杂谈 |
分类: 新闻人物 |
探索PPP
所谓PPP融资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是指政府、盈利性企业或者非盈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形成的项目合作关系。PPP模式正在被国内的专家学者广泛探讨,被地方政府所应用,这为保障房融资创新开启了一条新途径。
孟春:廉租房公私联营模式
■中国房地产报 于春美
建廉租房,钱从哪儿来? “经济适用房等销售型的保障房可以通过销售交换取得现金流,即使利润率有限,也较容易调动开发商和建筑商的积极性出资参与建设,而廉租房和公租房等收租型的保障房融资却很困难。因租金低廉,开发商在建成之后也很难通过收取租金收回成本,而由政府回购的形式则需要动用财政资金,如果完全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孟春说。 孟春认为,PPP模式(公私联营)是一条可行的解决廉租房融资难题的道路。
PPP融资模式
所谓PPP融资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是指政府、盈利性企业或者非盈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形成的项目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形式,合作各方参与项目的时候,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 “PPP融资模式在廉租房建设中有一定可行性。”孟春说。 在PPP融资模式下,公共部门和民营企业共同参与廉租房建设,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并通过建立长期租赁合同目标实现共赢。PPP模式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和资金成本,民营企业由于利益驱动会更加积极参与到廉租房建设中,这样既降低了公共部门的管理成本和压力,也减少了公共部门的资金成本。 另外,PPP融资模式机制创新,管理灵活,责权利明确,比传统的政府单独建设运营模式更为高效。 此外,公私联营可缩短廉租房建设周期,加快为公众服务的速度,有助于提高廉租房建设和服务水平。由于政府在廉租房建设当中决策方式得到转换,在项目运作过程当中政府有了新的合作伙伴,也使得政府部门工作得到了更多的监督和约束。民营企业基于利益驱动和回收成本的需要,也会更加努力提高廉租房的建设和服务水平,从而获得更多投资回报。
难题破解
“PPP融资模式在北京地铁四号线建设中用过,但在廉租房建设当中如何运用,在我国目前尚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目前仍存在不少操作缺点,比如风险识别比较难,风险分担机制要求较高。另外,PPP融资模式的组织形式复杂,PPP模式没有一个标准的应用程序参照,也容易产生纠纷,而且投资人选择的难度也很大。”孟春说。 如何破解PPP融资模式的诸多难题?孟春建议,一是实施科学的风险管理。在廉租房建设中,PPP融资模式的运行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参与者多等特点,各方面都可能导致项目实施的风险增大。必须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合理分担和化解风险。 二是借鉴发达国家的典型案例,结合实际加以利用。 三是加快政府角色转变。政府应对廉租房建设的投融资方式坚决改革,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以更好发挥监督、指导和合作者的角色。 四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方法和政策法规。“PPP项目实际上是在一系列政策约束下运行的。但现阶段我国还没有成熟的关于PPP应用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对PPP模式最大的支持应体现在透明的、可以有预见性的、建立在合理的法律框架上的监管实践中。” 五是加强人才的培训。PPP模式操作复杂,需要懂经济、法律、财务、合同管理和专业技术等方面的人才。
前一篇:保利地产:地产央企的保障房之路
后一篇:申相臣:焦作PPP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