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苗乐如:应实现住有所居

(2011-07-27 13:12:33)
标签:

房产

分类: 土地楼市
苗乐如:应实现住有所居
■中国房地产报   苗野
“市场化是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市场不是万能的,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调整供应结构、解决房价问题、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实现住有所居的根本政策。”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苗乐如说。
矛盾凸显
“我国房地产业经历了政策培训、市场发展、投资崛起、政策调控、房价上涨的阶段,而未来将要面临继续完善、市场成熟、企业成长阶段,也就是说从制度建设、运行机制、政策体系来看,我们的产业、市场尚未成熟,制度尚未完备,企业尚在成长。”苗乐如说。
他表示,房地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矛盾。第一,近几年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第二,会诱导社会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不利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容易形成投资过热;第三,市场配置失灵,很多夹心层住房得不到解决,影响社会稳定。
苗乐如表示,房地产投机不仅会影响经济平稳运行和住房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是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空置房过多,造成资源浪费;二是导致住房市场的大幅度波动,影响产业的正常发展;三是一部分人拥有大量的住房,而不用来居住,另一部分长期无房缺房,居住权受到影响。
“鉴于上述问题,自2005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的调控,特别是去年以来持续发力,坚持差异化的同时遏制投资、投机。”苗乐如说。
不能搞一刀切
2010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标。
苗乐如说,这对健全住房制度,解决住房问题的途径及对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的发展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
他认为,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强住房保障,通过廉租房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困难,通过经济适用房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困难,通过公租房和限价房解决夹心层的困难,这些都是可行的经验。
“但保障房、限价房要加强管理,防止寻租行为。结合城市的群众支付能力,通过改革体系,调整优化供应结构,增加中小户型住房,达到供应结构的基本合理。”苗乐如说。
苗乐如认为,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实现住有所居的要求,是实现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是落实宏观调控,深化和完善的要求。当然就全国而言不能搞一刀切,一二三四线城市,东中西部地区,由于城市的聚集度和周边城市或城镇经济发达程度不同,支持度、扩散度不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数量应有所不同。
如商品房价格与本地居民支付能力大小不同,保障房种类应有所不同。如各级地方政府财力与保障需求不同,出售房屋、出租房屋和保障房数量应由政府决定。在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更多的单位自建公租房,同时在财务和信贷制度上给予支持。
“从城乡统筹发展的情况来看,在符合城区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规定及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如何挖掘集体土地支持保障房建设,也应该进行研究。”苗乐如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