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朝才:地方债务应纳入财政总量控制

(2011-07-26 14:13:39)
标签:

房产

分类: 新闻人物
王朝才:地方债务应纳入财政总量控制
■中国房地产报   苗野 
自国家审计署发布《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以来,围绕地方债务的诸多问题就争议不断。上述审计署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占GDP的27%。至此,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首次有了权威的官方数字,同时这一数据更激化了市场和公众对地方债务危机的关注和担忧。
7月19日,在北京阜成路新知大厦的办公楼内,本报记者就“如何应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问题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他认为当前最主要的应该是政府要采取相对稳定的政策控制债务规模,通过规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某些特殊问题出现。
中国房地产报:关于地方债的余额,审计署、央行和银监会分别给出了不同的数字,从10.7万亿元到14.4万亿元再到9.1万亿元,您持怎样的看法?
王朝才:我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总规模10.7万亿元是相对准确的,听说他们是逐笔逐项计算出来的。但是他们选用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一词,将债务分成了三类: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109.51亿元,占62.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3369.74亿元,占21.80%;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16695.66亿元,占15.58%。
我的观点是把这10.7万亿元完全看成是实实在在的地方债,是有欠妥当的。所谓地方政府性债务,只是说地方政府现在欠了这么多债,但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不需要地方政府财政直接偿还,这是有所区别的。
中国房地产报:对于审计署公开的地方债余额,有人认为我国会发生地方债务危机,甚至认为地方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第二波,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王朝才:从负债规模上看,我国地方政府负债规模10.7万亿元,中央政府负债规模11.7万亿元,也就是说中国公共债务总规模约为22.4万亿元。2010年我国名义GDP为39.80万亿元,依此可算出我国政府负债率为56.3%。
国际上有个公认的债务警戒线,如果政府的公共债务余额超出了GDP的60%,就存在危险。假定这22万亿元全是债务,我国政府的债务也没到很严重的地步,负债率仍处于国际中下水平,整体负担不重。
当然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负债不一定越多越好,有必要的负债也不能不负,我国还是要采取相对稳定的控制政策较好。
中国房地产报:你认为产生如此巨大债务的原因是什么?
王朝才:最大的原因是我国处于城市化历史时期,城市建设规模大、压力大,预算内财政供给资金不能满足其支出需求。我们公共服务的需求有点超前,这是后发展国家的一个特点,按照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水平,很多地方不一定需要挖地铁,不一定要搞那么好的公共服务,但是我们非要学习西方国家,这是“早熟”。
再有就是政绩观,地方政府的“突击行为”,很多地方长官们在任期内只考虑自己的工作政绩,只管借钱不管怎么还钱。再加之我国土地是地方所有制,可以利用土地进行抵押经营,很多地方政府都将其视为举债手段。
地方债带来的最大风险就是由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管理不规范,造成个别地区出现偿还不上债务的现象。或许采用“类财政管理”的手段对地方融资平台进行监管,通过规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能防范某些特殊问题出现。
中国房地产报:近期,有关我国地方债务危机的问题引发了市场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和持续担忧,有建议采用财税体制改革和鼓励地方政府发债等手段来化解危机,那么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
王朝才:最近我看到很多舆论都在提化解危机,我认为现在还不到化解的时候。所谓化解就是说这个债务已经是死债了,眼下这些债务不一定是死债。我们的目标是债务可控有效率,不是要把地方政府搞成不负债了。
我主张将所有的地方融资平台,所有的债务全部纳入财政管理。我经常说一句话:“只要是政府的钱,都应该统一管理好。”这是实质,没有必要对政府的钱拆分管理,但是很多地方政府长官们愿意把这些钱放到财政以外,这样有利于他支配。
其次就是我国地方政府要建立完善的偿债机制,设立一个偿债基金。日本是世界上偿债机制建立比较好的国家之一。在日本,如果要举债修一条能走60年的道路,利息每个月从财政预算中出,本金每年还1/60,60年就还清了所有债务。地方政府借钱是有道理的,关键是缺乏偿债机制,当所有纯公益性债务需要政府财政完全偿还的话,那么财政预算内就要想办法这边借钱那边还钱,建立偿债机制,不能像现在这样拆东墙补西墙。
最后就是中央政府建立审批制,实行总量控制。中央给地方下达一个发债额度,然后额度在地方内部再进行划分,如果超出规定额度要重罚。当下我国经济现状存在一个很大的矛盾,国家一方面加息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超标,这就是地方政府在里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地方政府根本不考虑这些问题,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地方政府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因此必须要对地方政府的发债规模进行控制,否则就会出现中央不断收紧,地方却在拼命扩张的畸形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