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房地产报
中国房地产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112
  • 关注人气:5,7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浅薄的人生

(2011-04-27 17:10:53)
标签:

房产

分类: 潮流行为

读书

被浅薄的人生
  
  ■中国房地产报  任柏菘/文
  
  两千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里告诉我们,“博者不知,知者不博”。两千年后,互联网却在用丰富的信息量,用它极端的“博”来毁灭着人类的“知”。
  幸运的是,在被互联网笼罩的世界里,还有人能用冷静的心态,去发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种种危害。
  《浅薄》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是一位专栏作家,最早曾经在一篇名为《谷歌在把我们变傻吗》的文章中,提出了互联网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
  在他的这本《浅薄》中,卡尔明确回答了这个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我们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吗?
  1996年,比尔·盖茨曾经出版过一本《未来之路》,当时的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热点,作为互联网的老大,比尔·盖茨的思想一样需要印刷品来传达。这并不是对互联网的讽刺,而是更让大众明白,互联网信息并不能代替印刷品的深度阅读。
  因为印刷图书可以让我们进入聚精会神的状态,从而促进大脑的深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相比之下,互联网鼓励人们蜻蜓点水般地从多种信息来源中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在书中,尼古拉斯深入地挖掘了这两类信息的产生根源。
  道家有句话讲“吃得好,是人吃饭;吃不好,是饭吃人”。对于信息,人如果能够按照自己的习惯去使用,是人使用信息;如果人被信息所改变,被信息所约束,就是人的退化。
  尼古拉斯认为互联网信息的规范就是工业主义,是一套速度至上、效率至上的伦理,也是一套产量最大化、消费最大化的伦理。而这种逻辑的结果,就是互联网正在按照自己的面目改造我们,使人们变得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习惯,而人们因此丧失的却是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
  同时,互联网的大量信息也抹杀了人们的整块时间,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有一个重要观点是做事情需要有整块的时间,而互联网碎片化的信息出现,让我们越来越少地拥有整块的时间。
  “用进废退”,当互联网、微博、迷你网页,引导大众习惯碎片化的语言和信息之后,人们整体性的思考能力,必然会随之退化,这也正是互联网侵占人类领地的最大危害。
  虽然,在老子的观点中,“博”并不是“薄”,但如果从能量守恒的观点,使人越来越博的互联网时代,其极端的形式就是使人变“薄”。在《浅薄》一书中,尼古拉斯·卡尔提出,网络造成的结果是,我们从网络得到的是知识的宽度,失去的是深度。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回到文明演进的早期:我们在从个人知识的耕种者变成数字数据丛林里的打猎者和采集者。

 

 

 

 

 

企业与树
  
  ■中国房地产报  任柏菘/文
  
  汉克·摩尔是美国著名的管理专家,曾为五届在任美国总统担任过智囊。企业树模式是汉克·摩尔提出的一个崭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彼得·德鲁克将其誉为过去40年当中最为新颖独特的企业模式。
  树是地球最常见的植物,无论任何角落,有人或没人的地方,都会有树。中国人对树的认识也同样有长久的历史。在最原始的五行文化中,就有木的概念。中国的文化中,木最主要的特点是汇聚能量,然后用外界的能量来帮助自己,就像日本企业文化中的拿来主义。
  但是在汉克·摩尔的企业树中,树所代表的并不是一种汇聚能量的含义,而认为企业应该像树一样,由一个完整的系统组成。汉克·摩尔的树系统论中,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不能泾渭分明的划分,他认为每一个部门,甚至每一个人,都可以影响企业的全局,就像树的根、茎、叶,每个部分都会影响到整个树的生长。
  这样来看,汉克·摩尔是用植物的生长状态,来说明企业部门之间的系统关系。这种理论的突破在于,它通过树的系统比喻,将企业部门之间的线性管理理论,升华为非线性的系统管理理论。
  所谓非线性的管理,首先企业的任何一个部门与企业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其次,企业是一个完整的企业树,那么任何一个部门的成绩,也不足说明整个企业的运营情况。
  虽然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但为了方便管理,人们还是要先将树划分为各个部门,比如根、茎、叶等。在《企业树》中,汉克·摩尔从企业中划分出了7个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包括企业核心业务、企业运行、企业财务、人、企业发展、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发展方向和模式等。
  汉克·摩尔认为这些因素并没有绝对的重要与不重要之分,就像不能评价是树叶重要还是树根重要一样,因为树的每一部分都非线性的直接影响着其他所有部分。
  一个企业就像完整的树一样,包含这么多部分,因此要想企业获得良好的运转,每一个部分都必不可少,而且必须健康存在。因为在一个完整的企业生态链中,每一个部门都在其他部门营造的环境中生存,同时这个部门也在为其他部门提供生存环境。
  因此,美国联合基金会前总裁兼CEO贝蒂·贝恩曾评价这本书说:“你会从本书中看到,想走捷径的人会错过多么伟大的成功。真正掌握本书内容的管理者是不会付出过于惨重的代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