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的退与进
(2011-04-13 15:58:26)
标签:
房产 |
分类: 公司报道 |
冯仑的退与进
■中国房地产报
宋振庆/文
3月30日晚间,万通地产(600246.SH)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公布决议,11名董事全票通过原万通地产总经理许立担任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原常务副总经理姚鹏担任副董事长,原财务总监云大俊担任总经理。这也宣告了冯仑辞任了担纲3年之久的万通地产董事长一职。
这并不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安排,在新一批职业经理人能够独当一面时,冯仑可以更加无后顾之忧地去谋划他的大万通——万通控股。刚刚完成初步组建的万通控股承载了冯仑在整个商业模式层面的追求,这种产融结合并希望在海外上市的图景在国内尚无先例。
冯仑新天空
即使是为当年的万通确立了地产主业,冯仑的视野也始终未局限于房地产一隅,金融模式、商业模式、城市化模式等一直活跃在冯仑的思想和行动中。
目前,万通地产已经在业绩、人事、架构、品牌等各方面进入了成熟稳定的上升阶段。从冯仑主动退位的举动和表态中可以看出,他对目前万通地产的发展态势比较满意,并能够将权力安心移交,去关注大万通层面的模式运作。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针对住宅市场的调控愈演愈烈,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也基本卡壳,万通地产这个上市平台的功能已经开始弱化。要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为未来的竞争谋得先机,冯仑则必须要跳出万通地产,在万通控股层面去绸缪包括万通地产在内的一系列业务的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冯仑在万通控股层面提出了向“嘉德模式”学习的目标,这与此前他一直推崇的“美国模式”产生了一些微妙变化。
此前,中国的开发商一直在学习重资产和依赖土地升值的“香港模式”,冯仑提出要向以运营赚钱的“美国模式”靠拢。但现在看起来,由于金融主导的链条模型在中国尚难以建立,中国房地产商想单凭一个环节作为盈利支撑并不容易。
在目前中国商业地产迎来高潮的状况下,“嘉德模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或许是整个行业环境改变的影响,或许兼有大万通架构的考虑,嘉德置地“地产+金融”配对发展的模式的确看上去更与冯仑有关大万通的设想对路。
许立或“萧规曹随”
作为冯仑大万通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上市公司万通地产在冯仑主动退位后,掌控权将更多地落在许立、姚鹏和云大俊这新三人组的手中,他们将如何继承冯仑的既有思路,改造万通地产?
比起中途加入万科的郁亮,许立始终伴随着万通地产的成长。这位44岁的中年人系出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20年前就追随冯仑在海南打拼,见证了万通从小到大由弱而强的成长历程,其本人截至目前的职业生涯自始至终都贴着“万通”的标签。
或许是冯仑的光环太过耀眼,或许是工科出身者固有的不善交际,几乎很难见到许立对外界发表言论。一位万通地产内部人士曾对笔者说,许立的低调可是出了名的,不管公关媒体部的同事如何“威逼利诱”,许立都很难接受媒体的采访要求。
冯仑曾经评价道:“许立负责上市公司,要求持续、稳健增长。他的性格稳定、干净、道德很好,什么麻烦事到他这个‘分母’就除尽了。他能吃苦,也从来没坐下来跟我谈钱。”许立自己也认为,清华大学培养的理性逻辑思维,是其管理万通地产的核心动力源。
因此,在此次换届选举之后,评论人士倾向认为,新任董事长许立仍然会“萧规曹随”,将冯仑原有的万通地产思路继续贯彻下去,并在商业地产方面谋求更多的突破性发展。“3~5年后,万通地产将成为A股最赚钱最稳定的上市公司。”这一较有难度又十分诱人的目标,成为了冯仑留给许立的长期任务。
而新三人组另外两个人中,新任总经理云大俊似乎比副董事长姚鹏更加引入注目。从履历上看,55岁的云大俊出身于国立台湾大学,曾经在BEA、康柏、IBM等多家著名外企担任中国区CFO角色。凭借着20多年深湛的财务管理经验,在任万通地产财务总监整整4年的时间里,云大俊一直在推动万通地产财务管控的精细化运作。
正在向“嘉德模式”飞驰的万通控股需要打造一条甚至比地产业务更精密的金融链条,届时,云大俊的发挥空间更令人浮想联翩。
■中国房地产报
3月30日晚间,万通地产(600246.SH)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公布决议,11名董事全票通过原万通地产总经理许立担任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原常务副总经理姚鹏担任副董事长,原财务总监云大俊担任总经理。这也宣告了冯仑辞任了担纲3年之久的万通地产董事长一职。
这并不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安排,在新一批职业经理人能够独当一面时,冯仑可以更加无后顾之忧地去谋划他的大万通——万通控股。刚刚完成初步组建的万通控股承载了冯仑在整个商业模式层面的追求,这种产融结合并希望在海外上市的图景在国内尚无先例。
冯仑新天空
即使是为当年的万通确立了地产主业,冯仑的视野也始终未局限于房地产一隅,金融模式、商业模式、城市化模式等一直活跃在冯仑的思想和行动中。
目前,万通地产已经在业绩、人事、架构、品牌等各方面进入了成熟稳定的上升阶段。从冯仑主动退位的举动和表态中可以看出,他对目前万通地产的发展态势比较满意,并能够将权力安心移交,去关注大万通层面的模式运作。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针对住宅市场的调控愈演愈烈,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也基本卡壳,万通地产这个上市平台的功能已经开始弱化。要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为未来的竞争谋得先机,冯仑则必须要跳出万通地产,在万通控股层面去绸缪包括万通地产在内的一系列业务的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冯仑在万通控股层面提出了向“嘉德模式”学习的目标,这与此前他一直推崇的“美国模式”产生了一些微妙变化。
此前,中国的开发商一直在学习重资产和依赖土地升值的“香港模式”,冯仑提出要向以运营赚钱的“美国模式”靠拢。但现在看起来,由于金融主导的链条模型在中国尚难以建立,中国房地产商想单凭一个环节作为盈利支撑并不容易。
在目前中国商业地产迎来高潮的状况下,“嘉德模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或许是整个行业环境改变的影响,或许兼有大万通架构的考虑,嘉德置地“地产+金融”配对发展的模式的确看上去更与冯仑有关大万通的设想对路。
许立或“萧规曹随”
作为冯仑大万通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上市公司万通地产在冯仑主动退位后,掌控权将更多地落在许立、姚鹏和云大俊这新三人组的手中,他们将如何继承冯仑的既有思路,改造万通地产?
比起中途加入万科的郁亮,许立始终伴随着万通地产的成长。这位44岁的中年人系出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20年前就追随冯仑在海南打拼,见证了万通从小到大由弱而强的成长历程,其本人截至目前的职业生涯自始至终都贴着“万通”的标签。
或许是冯仑的光环太过耀眼,或许是工科出身者固有的不善交际,几乎很难见到许立对外界发表言论。一位万通地产内部人士曾对笔者说,许立的低调可是出了名的,不管公关媒体部的同事如何“威逼利诱”,许立都很难接受媒体的采访要求。
冯仑曾经评价道:“许立负责上市公司,要求持续、稳健增长。他的性格稳定、干净、道德很好,什么麻烦事到他这个‘分母’就除尽了。他能吃苦,也从来没坐下来跟我谈钱。”许立自己也认为,清华大学培养的理性逻辑思维,是其管理万通地产的核心动力源。
因此,在此次换届选举之后,评论人士倾向认为,新任董事长许立仍然会“萧规曹随”,将冯仑原有的万通地产思路继续贯彻下去,并在商业地产方面谋求更多的突破性发展。“3~5年后,万通地产将成为A股最赚钱最稳定的上市公司。”这一较有难度又十分诱人的目标,成为了冯仑留给许立的长期任务。
而新三人组另外两个人中,新任总经理云大俊似乎比副董事长姚鹏更加引入注目。从履历上看,55岁的云大俊出身于国立台湾大学,曾经在BEA、康柏、IBM等多家著名外企担任中国区CFO角色。凭借着20多年深湛的财务管理经验,在任万通地产财务总监整整4年的时间里,云大俊一直在推动万通地产财务管控的精细化运作。
正在向“嘉德模式”飞驰的万通控股需要打造一条甚至比地产业务更精密的金融链条,届时,云大俊的发挥空间更令人浮想联翩。
前一篇:宜昌“拓城”的机与忧
后一篇:胡葆森:“快”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