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葆森:“快”是结果

(2011-04-13 15:59:34)
标签:

房产

分类: 公司报道
胡葆森:“快”是结果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杨凡  北京报道
  
  “公司已经逐渐在资本市场树立了一种稳健经营的形象。如果公司每年能保持20%的增长速度,10年之后一定会成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好的企业之一。”近日,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建业地产,0832.HK)董事会主席胡葆森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但其2010年的增长速度已不止“稳健”。3月16日,建业地产发布2010年年报:实现销售金额54.9亿元,同比增长51.8%;实现销售面积11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1%;实现确认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63%。
  “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儿快了。“胡葆森说,“如果太快,就和自己的能力不匹配,这容易出问题。‘快’不是目的,‘快’应该是结果。”
  
  提高经营能力
  
  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建业地产有3个新动作:深耕持有类物业,涉足旅游地产,河南地产商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开始寻找土地一级开发的机会,这些动作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胡葆森:这3个动作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持续增长能力。
  第一,目前土地供应很难满足企业的增长需求;第二,企业不能再单纯依靠规模增长;第三,要了解港股投资者的偏好,他们要求企业收入结构中不光有销售收入,还要有一定比例的稳定的经营性物业收入。
  我对香港几大地产企业的商业模式做过研究,像和记黄埔和新鸿基等,每年利润的40%~50%都来自于租金收入,这部分收入来自于酒店,商场,厂房,仓库,写字楼等。
  中国房地产报:经营性物业对公司的资金能力和运营能力要求很高,建业地产是否已经具备这样的能力?
  胡葆森:早些时候,国内开发商的确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现在,比如像建业这样的公司,已经经营了20年,现金流完全能满足经营性物业的开发,同时也具备了物业的运营能力。
  所以去年年底,我提出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原来我们走的是规模增长的道路,从去年开始要进行价值提升,就是通过自身经营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使经营性物业的价值不断增值,从而实现经营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
  因此,在满足规模增长的同时,建业要增加经营性物业的规模,我们计划在10年时间持有100万~200万平方米的经营性物业,涉足到酒店和商业物业等。
  中国房地产报:很多开发商都想涉足商业地产,但却找不到清晰的定位和模式。建业地产在这方面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些思路?
  胡葆森:建业商业物业的概念是美食,要投资一个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美食城,今年开工。建业其他城市的商业物业也会做成美食概念。
  另外,在拿地的时候,当地政府也会要求要有一定的商业配套,比如五星级酒店,这是硬性规定。最近公司拿的几块地都是种情况,因此建业也介入了到酒店业的投资和建设中。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大部分的旅游地产项目,都会规划出部分住宅来维持整个项目运作的现金流,但是最近建业地产拿下的神农山旅游地产项目,是以商业、酒店、购物街为主,如何来解决投资回报的问题?
  胡葆森:建业与政府在这个项目上有一揽子的综合合作协议,最终形成的是一个经过科学测算的投资组合。在神农山所在的河南省沁阳县,建业与地方政府还有另外两块住宅用地正在商谈中。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出台的限购令对建业地产有怎样的影响?
  胡葆森:影响肯定有。我们年初定了30%的增长目标,我后来跟经营班子说,不妨调低一点。
  我们的策略是,上半年先开工一部分,看六七月份形势再做决定。
  
  探索合纵连横
  
  中国房地产报:去年8月31日,由建业地产牵头,16家当地开发企业组建的合资公司目前的业务进展如何?
  胡葆森:目前已经在郑州的平原新区拿了4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合资公司的第一个投资项目,最近也有一些新的投资目标。公司的定位就是做股东仅凭自身资源和能力暂时还不能做的事,不与股东争资源。
  中国房地产报:对于房企间的这种合纵连横,你怎样看待?
  胡葆森:在行业内和行业外,中国企业的联合经营仍处在初级阶段。每个股东的发展状况不同,企业的诉求也不同。合资公司的董事会有5个成员,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平衡股东的诉求。虽然我们还在探索阶段,但我觉得很有意义。
  中国房地产报:在平原新区拿下地块,是否意味着这种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胡葆森:我认为一年能够做一两件大事,这个公司就有存在的意义,它可以为股东创造新的资源。
  我们要审时度势,形势好的话,步子就迈得大一些,但前景总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地产行业的风风雨雨,已经习惯了。我们会把计划设计得保守一些。
  
  生存是第一要务
  
  中国房地产报:建业地产一向很保守。你曾经说,建业地产在保守的基础上开始尝试略微激进,这个策略是否仍会延续?
  胡葆森:公司已经逐渐在资本市场树立了一种稳健经营的形象。投资者有不同的类型,有些喜欢激进的,有些喜欢保守的。建业一以贯之的省域化战略不可能保持每年50%的增长。
  建业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增长速度。董事会给经营班子的任务是年增长20%,而经营班子给自己设定的是25%。但实际上,建业2008年~201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应该能达到35%。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巴菲特在去年5月份的时候,统计了过去20年所有的美国上市公司(近3000家)的增长速度,第1名年均增长率为25%,第20名是15%。所以如果公司每年能保持20%的增长速度,10年之后一定会成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好的企业之一。
  中国房地产报:所以到目前为止,你对建业地产的成长性还是满意的?
  胡葆森:还比较满意。对未来3年设定的目标,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儿快了,其实我不希望这么快。如果太快,就和自己的能力不匹配,这容易出问题。
  “快”不是目的,“快”应该是结果。
  中国房地产报:我觉得你的心态很平稳。
  胡葆森:我做了32年企业,其中在香港工作了10年,看到的生生死死的企业太多了。我1988年开始研究日本的九大综合商场,现在好几家都已经没有了,包括韩国的六大综合商场有的也没有了。生存是第一要务,先活着,再争取活得好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