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置4年杭州一宅地“扭亏为盈”

(2011-03-23 14:14:57)
标签:

房产

分类: 土地楼市
闲置4年杭州一宅地“扭亏为盈”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庞一涛  上海报道
  
  杭州钱塘江边一宗住宅地块成交4年多,虽然开竣工时间均已逾期,但至今仍是一片荒地。据杭州当地一业内人士称,该地块成交之初地价偏高,按照成交时的房价估算,开发利润有限。经过近4年的闲置,该地块价值大幅提升,拿地房企以“囤地”方式使得这宗当时的高价地扭亏为盈。
  “先开工,再拖延施工,坐等土地与房价升值,是业界公认的囤地策略。”该人士说,长期囤地是开发商轻松赚取暴利的伎俩,每个囤地或闲置多年未开工的项目,都有其堂而皇之的理由,但这些理由却经不起推问。
  
  “变相囤地”
  
  上述钱塘江边的宅地名为“杭政储出(2006)37号地块商品住宅”(销售推广名为华成·波尔多庄园),位于钱江一桥北岸附近,南面是钱塘江和中河源头,北靠玉皇山。该地块距西湖和六和塔仅举步之遥,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2006年12月18日,萧山华成集团以2.202亿元竞得该地块,折合楼板价10977元/平方米。而该地块附近的在建楼盘滨江金色花园当时的报价不过11600元/平方米,其楼板价已接近区域新房售价。该地块的开发前景自成交之日起就备受争议。
  杭州市建设网的公示信息显示,“杭政储出(2006)37号地块商品住宅”的开工时间是2009年11月20日,竣工时间是2011年1月14日。按照施工许可证上标示的项目开竣工时间,该地块目前应早已竣工。但4年多过去了,地块上并未盖起一栋建筑物。
  当记者联系华成集团询问土地闲置缘由时,对方未予回应。杭州市国土局近日则公开回应称:根据施工单位反馈,该地块桩基工程已于施工许可证下发后正式启动,因地块地质结构特殊,为确保工程安全,截至目前已陆续打工程钻孔桩、维护钻孔桩上千根,工程大约需耗时1年。据此认定该地块已动工,不属于闲置土地。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认为,房地产项目开工后,只打了桩,就不继续施工,进而逃脱有关法规、政策的处罚,其实是一种变相囤地。
  目前,滨江金色家园二手房报价已超过31000元/平方米。中国指数研究院浙江分院研究总监曹旭东认为,如果钱塘江边的这宗宅地现在开发、销售,售价至少可达3万元/平方米以上,如果品质再高一些,可以卖到4万元/平方米。囤地4年后,该地块的开发利润空间已相当可观。
  
  调控难破囤地“潜规则”
  
  “杭政储出(2006)37号地块商品住宅”地块的“囤地”一事并非个案。2005年,嘉里建设(杭州)有限公司以24.6亿元夺得杭州市中心的原浙江医科大学地块,该地块距西湖不足500米,可与地铁一号线连接,地理位置优越。但嘉里建设自2005年拿下土地使用权后至今一直未动工建设,距今已有6年时间。
  资料显示,嘉里建设曾在2007年公布了修改项目的建设规划,但未开工建设。据杭州市国土局相关人士透露,直到2009年,该地块仍多次修改建设规划并上报省发改委审批。此后该地块的开发建设仍没有下文,至今闲置。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两幅杭州的闲置地块仅仅是全国土地闲置案例中的冰山一角。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黄鸿翔透露,2010年全国前十大房企的土地储备总计4.32亿平方米,可供开发8年之久。若以人均30平方米计算,够1400万人居住。2010年新增土地排行榜的前十名房企的拿地面积为1.63亿平方米,多数都超过往年,但它们只销售了5275万平方米,不足拿地数量的三分之一。
  中国指数研究院杭州分院研究总监曹旭东认为,按照现在楼市的行情,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沿海城市,地价是逐步攀升的。所以只要楼盘开得越晚,房价就能提得越高。“出于趋利的本性,地产开发商自然很乐意这么做。”在房企囤地已成常态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打击囤地策也已成为常态。2011年2月,针对审计部门发现的囤地问题,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已起草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进一步规范征地管理,从源头上遏制大量囤地行为。事实上,这已不是浙江省第一次打击囤地。有业内人士称:一直以来,打击囤地政策和开发商囤地行为同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