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庆平:“中海外不会进行IPO融资”

(2011-03-23 13:22:58)
标签:

房产

分类: 公司报道

对话

孔庆平:“中海外不会进行IPO融资”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晓云 香港报道
  
  3月17日,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中海外,0688.HK)在香港公布其2010年年报。这是一份较为靓丽的成绩单:2010年,中海外完成了671亿港元的销售额,拥有高达126.7亿港元的净利润,在内地房地产企业中,是唯一一家净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房企。
  “公司在今年会增加土地储备,计划拿地不少于720万平方米;公司也希望在今年改善在中部区域的经营布局比较薄弱的问题。”中海外董事局主席孔庆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他更强调,2011年中海外不会进行IPO融资。这意味着,人们期待已久的中海外“回A”事宜将被再次拖延。
  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中海外会制定怎样的业绩指标,整体战略布局是否会进行调整?
  孔庆平:公司争取2011年销售面积不少于630万平方米,并计划每年增长100万平方米或同比增长19%。另外,我们计划2011年新开工面积100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20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00万平方米。
  我们计划在今年新增土地不会少于720万平方米,也会根据公司的销售情况,适时调整拿地的规模和步骤,若销售理想,可能会增加拿地。
  今年的市场形势将会更加严峻,竞争也会更激烈,公司会做好应对市场的策略安排,紧贴市场变化,采取有区别性的营销策略。
  我们此前在中部区域的经营布局一直是比较薄弱的,长沙及南昌等中部城市是公司一直想进入的区域,公司希望在这些区域寻找到一些机会。另外,还有一些二线城市没有进入,我们今年会更加留意。2011年,公司预计会进入3~4个新城市。
  目前公司有300多亿元现金,如此多的现金放在银行里面是一种浪费,既然拥有这么好的资金能力,就应该在市场出现机会的时候去把握,也希望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中国房地产报:在房地产调控下,不少房企都开始介入商业地产,中海外在商业地产方面又有怎样的考虑?
  孔庆平:我们在商业地产方面也会持续推进,目前公司是住宅开发和持有型物业并举的战略模式,以平衡市场风险。
  我们目前在港澳地区和内地拥有投资物业共达31万平方米,实现租金总收入近3亿元。公司计划在5年内,拥有180万平方米的持有型物业,并会有超过200亿元的投资用于商业地产。
  中国房地产报:中海外在去年收购了中海宏洋,这两家上市公司将如何进行业务布局来避免同业竞争问题?
  孔庆平:通过收购中海宏洋,给公司带来了将近10亿元的收益,增加了23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收购中海宏洋是我们并购策略中一个很重要的动作,但由于其上市地位还在保持,所以在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方面,公司未来肯定要进行一些业务划分。
  按照区域划分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合理的。中海宏洋会在三四线城市寻找机会,以中海宏洋为平台实现三四线城市的扩张。
  中国房地产报:中海外是否有新的并购计划?
  孔庆平: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联合经营方面作努力,这可以从公司业务构成方面看出我们的变化。我们把联合经营以及收购,作为公司原有模式的一种补充。
  中海外很善于和别人合作,通过合作寻求共赢的局面的,与其直面竞争,不如握手合作,这是减少竞争的最好办法,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
  中国房地产报:虽然中海外目前有充足的现金流,但与此同时,公司也计划在今年要大幅扩充土地,鉴于此,中海外在融资方面有怎样的规划?
  孔庆平:融资是企业通常的一个工作,作为上市公司,会根据公司的资金状况和需要,包括整体财务结构来进行安排。
  香港逐渐放开人民币的结算及境外兑换,为香港上市企业带来很多融资的机会。我们肯定不会进行IPO融资,除了IPO融资之外,其他的融资渠道我们都在研究探讨。
  我们拥有自己的房地产基金,去年募集了2.87亿美元的资金,在今年,该基金也将会在公司的新项目上提供资金。该基金计划第二轮募集3.5亿美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