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或致市场走向分化
(2011-03-17 13:51:02)
标签:
房产 |
分类: 土地楼市 |
论市
降价或致市场走向分化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徐妍
号称史上最为严厉的“京十五条”调控细则,让北京楼市持续低迷,新盘预售量急剧萎缩,新政以来仅有两个项目获得预售证。
但在度过新政带来的消化期后,3月首周北京楼市迎来了新政后的首个供应小高峰,6个住宅项目及1个商住项目开盘入市。
随着供应回暖,北京市场也开始刮起一股促销优惠风,京东大盘远洋一方每平方米直降4000元,朝青板块的中弘北京像素项目也推出了全款8折、贷款8.5折优惠。
据搜房网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大约有120多个在售楼盘推出了打折优惠措施,其中城区共60余个项目,远郊区县共50个项目,折扣力度以一次性付款9.6折、银行按揭9.7折为主,更有楼盘推出了一次性付款8折的优惠。
在诸多市场人士眼中,为了应对当下调控形势,不同开发企业的不同项目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本轮降价风潮或将促使市场走向分化。
思源经纪董事长兼总经理陶红兵:
不建议开发商普遍采取降价策略,出现深度降价的项目应是个案,应针对不同项目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不是所有项目降价都会带来预期的销售反馈,盲目跟风是不可取的。如果不是针对首套房“刚需”的项目,即便降价也未必会带来预期的销售反馈,对那些定位中高端的项目而言,盲目降价只会损害品牌的长期价值,一旦率先降低购房者的心理价位预期,反而会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胶着期内更加艰难。
对北京、上海这些限购政策非常严厉的城市开发商而言,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购房资格可能比可售房源更稀缺,整个蛋糕变小了,就应该更加珍惜。持续多轮调控政策的出台,意味着调控主基调还在加强,对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影响要大过实质性影响。盲目的跟风降价反而会加重市场整体的观望情况,加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给市场带来更大伤害。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
在第二季度结束前,市场形势还会呈现趋稳的整体形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应对调控的反应是比较纷杂的,有真降的领降大盘,也有正常的开盘促销优惠,也有拿出少量房源低价试水销售反应的,甚至还有逆市上涨的高端项目,或者通过“假涨价”来达到营销目的的。应该说这种纷杂是正常的市场反应,不同资质的开发商、不同定位的项目在面对特殊市场情势时,都应该制定符合自己情况的应对策略,也都会采取自己认为有效的应对策略。
就北京等诸多限制非本地户籍购房的城市而言,市场绝对需求量大幅减少,也会进一步加速市场分化,通过促销降价迎合“刚需”购买力争夺需求资源会形成一种趋势,维持原价格、甚至微涨以维系长期投资价值的项目也会形成一种趋势,这一轮促销降价风潮会促使市场加速分化。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项目促销,甚至是知名房企项目大幅降价的现象,反映了市场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后市成交仍可能保持低迷态势,因此会有一些项目通过多种形式降低价格或提升产品品质、提升自身服务等形式,来达到适应市场需求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排除其他项目跟风降价的可能性,也不排除这种降价风潮会在近段时间内愈演愈烈。
当然,这些项目抢先降价跟企业自身的现金流情况和业绩要求也有关联。在楼市新政的打压下,开发商对市场的看法普遍是比较悲观的,从去年至今,调整周期已经延续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在目前的局势下,开发企业不可能不考虑项目回款速度,通过抢先降价来抢占市场份额,尤其是去年扩张较快或者资金链较为紧张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