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推股权激励南国置业人才“防盗”

(2011-03-17 11:12:18)
标签:

房产

分类: 公司报道

首推股权激励南国置业人才“防盗”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关 北京报道
  
  向来低调的南国置业因为春节过后的股权激励计划而引发关注。
  2月23日,武汉南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国置业,002305.SZ)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草案)。但由于市场质疑其激励门槛偏低以及披露所激励高管曾于去年减持公司股份,让南国置业一时陷入到“高管套现”的声浪中。
  “公司在上市之后首推股权激励计划,主要是希望通过这一计划,吸引与留住优秀的人才和业务骨干,提升公司凝聚力。”3月9日,南国置业董事会秘书王一禾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回应。
  
  行权轻松之辨
  
  2月28日,南国置业公布了业绩快报,2010年实现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15.78%;净资产收益率为13.73%,同比下降近7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首期行权目标为净利润增长为25%,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5%,两组数据相差并不大。
  再加上南国置业储备的项目可以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释放收益,因此外界广为诟病其“行权轻松,门槛过低”。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国芳对记者指出,自2008年年底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得到规范以来,净资产收益率在10%左右、净利润增长率在20%左右是市场较为普遍和认可的考核目标。
  在他看来,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激励计划考核条件是否轻松不能单从数据判断。“不同规模,不同竞争环境的上市公司发展难易自然不同,即使处于同一行业中,不同发展阶段的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困境也大不相同。”“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注意到了万科和金地及荣盛发展有关股权激励的行权指标,我们的首期行权门槛即净利润增长25%是与公司发展速度相一致的。”王一禾回应。
  同时,他对记者强调,货币紧缩政策必定会给公司未来的业绩带来影响,该股权激励计划中对于公司后几年的年净利润增长率要求分别不低于60%、100%和150%,门槛并不低。“实际上,对于相关激励对象行权也并非易事。”
  
  应对人才之争
  
  “该激励计划的对象包括核心管理人或核心技术(专业)人员等二十多人,都是部长及以上或项目部总经理人员。”王一禾介绍。
  他表示,人才对于公司所专注的商业地产领域可谓宝贵财富。这在众多大型房企注资商业地产的背景下,显得更为重要。
  不难看出,这一激励计划瞄准的正是留住人才。
  据一位熟悉南国置业的人士对本报透露,最近南国置业确实发生了一些人事变动。
  虽然公司当前项目储备不多,与万达等一线商业地产公司规模差距较大,但是银河证券在最新的报告中还是给予南国置业“推荐”投资评级,理由就在于“看重的是公司不断专注于商业地产运营和物业提升能力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毫无疑问的是,这一核心能力的维系正需要依靠商业地产领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人才。
  据记者了解,时下未上市的商业地产巨头万达集团亦在做“防盗”准备。据传,春节前夕,万达人事部门在内部系统给各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部门看好自己的人,避免被挖走。想必南国置业也有此担忧和顾虑。
  
  仍有改善之处
  
  当然,在留住人才这一目标之外,由于股权激励计划关乎市值,这一激励计划似乎仍有可优化之处。业内人士建议,结合南国置业实际情况,其可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中,加入“业绩平滑的约束”。
  “比如使用利润复合增长率指标。这样,公司的年增长需要实现环比稳步增长(因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已经将年基本增长的基数确定,而利润复合增长率确定的是每年业绩平滑释放的程度),大起大落的业绩必然会增加高管的行权难度。”刘国芳说。
  此外,为约束高管的频繁变动,“我们还建议延长解锁期限。”刘国芳表示,为应对其他股东可能因潜在的高管套现行为而受到损害,也可考虑在考核条件中加入市值考核条件,原因在于无论是被激励对象还是股东,其财富直接与公司的市值增长密切相关。
  “比如,在上次的激励计划中,万科设计了以公司股价作为考核条件之一,这正是上市公司探索将股东的根本利益与激励高管利益捆绑在一起的有益尝试。”刘国芳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