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谋地逐利
(2011-03-02 15:40:56)
标签:
房产 |
分类: 土地楼市 |
拟分拆房地产业务
家乐福谋地逐利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不管是不是知名,反正家乐福最近比较‘有名’”。2月22日,家乐福一位内部人士调侃称。其言所指家乐福近期身陷“零供矛盾”、“价格欺诈”、“闭店风波”等多重危机,负面新闻缠身,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不到一年时间,在中国陆续关停6家门店,涉及到华东、华南、华北区和中西区四大区域。家乐福给予的解释是:经营不善。
事实上,对家乐福来说,在中国正在遭遇的信任危机,或许并比不上法国总部正在酝酿的一场重大变革,而这场变革将影响家乐福在中国未来的经营方向及扩张路径。
日前,有媒体披露,家乐福正在考虑将集团分拆成3家上市公司,以提升投资价值并提高盈利能力。
记者据此向中国家乐福内部人士求证,其不愿置评。但消息人士称,如果分拆计划按预期实施,商业地产将成为家乐福集团的第二大业务,这意味着未来家乐福的发展或将侧重于自有物业,其中国公司也将涉足拓展商业地产。
一位零售业专家对记者表示,在零售企业普通利润非常微薄的情况下,其经营成本却很高,尤其是租金成本,有的甚至占整个经营成本的20%~30%,造成了“好地段租不上,不好的地段求着去”的尴尬现状。
“市场的现实逼着零售商去自建物业经营,这样可以避免租约到期后关店或提升租金成本的风险。”该人士表示。
分拆地产业务
报道称,家乐福计划剥离旗下迪亚天天和家乐福房地产业务,上述两部门以及家乐福集团将在巴黎分别上市;在分拆过程中,家乐福集团将控制迪亚天天和家乐福房地产的多数股权。同时,家乐福已定于3月2日召开2011年股东大会,届时可能会就分拆签署临时协议。
上述家乐福内部人士亦向记者表示,家乐福目前在中国区的约180家门店,自建物业较少,家乐福进入中国之初曾持有部分门店的物业,只是为数不多,大多为租赁物业,今年计划新建的20~25家门店中也没有一家为自己购地自建,但“明年就不好说了”。
据悉,家乐福房地产公司成立于2004年,其房地产业务包括百货商店、超市和购物中心,家乐福地产持有集团约6成的物业,市值超过200亿欧元。家乐福在欧洲的门店多属于自有物业。迪亚天天是家乐福集团旗下的一家西班牙跨国公司,主要从事零售折扣店经营,在全球约有4500家门店。
在业界看来,家乐福分拆为三家公司分别上市,有利于扩大公司的融资渠道,而商业地产业务的利润比起零售业要高许多,这将给企业和股东带来更高的收益。
事实上,投资房地产业务是家乐福新任大股东——法国首富、全球最大奢侈品公司LVMH集团董事长伯纳德·阿尔诺早就有的想法。早先,家乐福创始家族的成员一直专心于做零售,但伯纳德·阿诺特成为家乐福第一大股东后,即公开表示,未来家乐福将把房地产业作为公司新的关注目标和业务项目;当市场条件成熟时,可能分离房地产业务部门,将其公开上市。
中国市场无疑是家乐福的主力市场。家乐福2010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10年全球消费低迷,不过家乐福全年销售额仍环比增长了5.8%,达到1010亿欧元。其中,拉美地区销售额增长14.6%,亚洲地区销售额增幅为14.9%,中国市场销售额增幅达12.5%。
只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家乐福,在商业地产方面却明显落后于后来者麦德龙和Tesco乐购。德国零售巨头麦德龙早在1996年入华时,就已开始发展购地自建项目。目前其在华门店除北京、深圳等外,均属于购地自建项目。
而Tesco在中国签约的商业地产项目也已经多达20余个。Tesco中国副总裁庄南滨表示,这些购地自建项目平均每个投资约在4亿元至5亿元之间。
在中国,家乐福的门店多数属租赁性质,有些是通过回购股权,增加其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例如日前对杭州家乐福超市15%的股权及宁波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20%的股权回购等。
目前家乐福在华南地区、浙江地区等大多处于独资或控股地位。业内分析认为,这将有助于其今后自主投资甚至结合地产运作。
从抢占份额转型追求效益
自1995年在中国开设第一家卖场后,家乐福在华度过了快乐的十余年,截至2010年底,该公司在中国内地门店数量已达182家。
不过,从去年开始,家乐福便苦于关店困扰,一年时间内,陆续关停6家店面。业内分析,其关店原因是经营不善、零供矛盾恶化的结果。家乐福在中国正在遭遇转型阵痛。
以广东佛山店为例,供应商援引家乐福相关人员的关店理由“生意太差做不下去,据说3年亏了6000多万元”。有供应商称,在家乐福销售商品,各种费用累加起来最高的时候要占据销售额60%,超出了很多厂家所能承受的范围。此前,康师傅、中粮集团、九三油脂等生产商均公开指责家乐福收费过高,而一些中小供应商则直接选择退出。
不过,对于关店,上述家乐福内部人士表示,这并不影响家乐福的扩张速度,公司仍在不断地寻求新址,审批新店。家乐福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国伟也曾重申,家乐福在中国每年依然会开出22~25家新店。
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家乐福在中国关闭亏损门店的意图很明显,表明其正从抢占市场份额向获得效益转型。
“事实上,零售企业现在经营很艰难,大卖场业态的毛利率都不高,各家价格战打的又很激烈,生存压力很大。”一位零售业专家对记者表示,虽然如今各零售企业的利润微薄,但经营成本却很高,尤其是租金成本。
事实上,近年来,很多零售业早已开始采取自建物业的模式,如Tesco、欧尚、大润发等零售商在未来扩张中均倾向于自购物业经营,未来房地产增值部分能为他们提供持久的利润来源。此外,宜家于2009年以7.9亿元在北京大兴所购的土地,如今,随着地价的攀升,地块价值也已经翻倍。
对此,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认为,零售业利润率已不高,全行业的利润平均值也就是1%~2%。而自建物业不仅可以降低自身的经营成本,还可以享受物业升值带来的收益,这也是促使零售行业转投商业地产的原因。
业界猜测,家乐福集团一旦完成对3家上市公司的分拆,地产会成为其不错的盈利点。就中国而言,假如结合地产运作,则有利于提升其中国区门店业绩。
“家乐福也意识到租金不断上涨正在压缩利润空间,地产行业的利润远远高零售行业,未来零售商涉足商业地产业务将是大势所趋。”上述家乐福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