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积金贷款“松绑”
(2011-01-12 10:38:57)
标签:
房产 |
分类: 政策时局 |
北京公积金贷款“松绑”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1月5日,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外宣布,自今年元旦起,调整个人购买第二套房的认定标准。现在将首套房出售的家庭,申请使用公积金贷款再次购房时,公积金将按首套房政策批贷,正式告别此前执行的“认房又认贷”,此举意味着北京公积金再次回到保障基本需求的轨道上来。
记者致电北京住房公积金客服时了解到,购二套房时,只需出示房屋买卖合同、交易契税等可证明无房材料,再次购房即可按首套房政策执行,新标准1月4日正式施行,属于实施细则,目前尚未在官网公布。
“这并不是一个放松信号,而是对于之前比较苛刻的公积金政策的一个修订和调整。”伟嘉安捷市场分析人员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体现了公积金政策人性化和差异化的一面。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为28.81平方米,即当时第二套房的个人贷款发放对象仅限于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28.81平方米的缴存家庭。若面积超标,即使已将超标房屋出售,欲用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房时,也会被拒贷。2010年10月,为配合宏观调控,北京公积金再次对“二套房贷”收紧。在京购买第二套房的公积金个人贷款发放对象,仅限于购买改善需求的普通自住住房,并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缴存家庭。
“从首付看,调整的差别是很明显的。”伟嘉安捷分析,原来可以使用公积金贷款的二套房,贷款的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则为同期首套个人贷款利率的1.1倍。根据现行政策,公积金贷款买首套房,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含)以下的,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20%;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降幅明显。
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此举是之前过严政策的部分回归,主要是给市场一个信号。不过,他担心,“这个可能被市场误读为政策解冻”。
伟嘉安捷认为,告别“认房又认贷”,是北京公积金政策更人性化的体现,对差别化信贷政策是一个利好,有利于改善性住房群体的贷款的使用。“对投机行为管理并没有放松,不会引起外界恐慌性的房价上涨。”对此,伟业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了赞同。他认为,这一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应该不会明显。在他看来,在2009年、2010两年,北京首次置业人群已经基本消化。相反,目前的市场改善性需求逐渐成为主力。目前的市场中,公积金贷款购房并不普遍,而且在部分人群中,多数面临房屋的换代改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