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汉:应对调控不留存货

(2010-12-22 14:45:22)
标签:

房产

分类: 土地楼市

拿地者说

田汉:应对调控不留存货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兰亚红  北京报道
  
  作为北京一家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代表,2006年,京汉置业集团率先进入河北香河拿地,成为第一个进入香河的北京开发商。如今,万科、万通、五矿、富力、绿地等企业也陆续涌入。
  京汉置业为何有此超前的战略眼光?在“首都圈城市群”概念出炉之际,本报记者专访了京汉置业集团董事局主席田汉,其对京汉的拿地策略和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阐述。
  
  拿地先看市场走势
  
  中国房地产报:当前中小型房企在北京拿地很难,特别是调控后,楼市销售下滑导致回款量下降,银行贷不出款导致融资受限,这对于中小型房企来说,拿地更是雪上加霜。京汉如何应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控?
  田汉:京汉这两年对房地产市场形势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的。我们从去年春节前后就确定了所有的现货要出货,不留存货。紧跟着我们又接了两个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由政府投资,我们来运作,这对集团应对调控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所以说,京汉几乎没有受到调控大的影响。
  中国房地产报:现在的一二线城市,在市场上拿地的大多数是上市房企和国企,中小型房企很难拿到地。你怎么看待国企在调控下还高价拿地?
  田汉:拿地的永远是那些大企业,不管调控也好,不调控也好;房地产市场火也好,不火也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宽,可以不计代价拿地。因为上市公司后边有股民在追,如果业绩上不去,股价就会下跌。所以,上市公司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拿地,保证业绩持续增长。
  我们和上市公司以及国企相比有根本性的区别。我们比较谨慎、理性,地价高出测算就不拿了。我们不会看两年以后,就看两年以内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如果两年以内房地产市场是增长的,我们就拿这块地,不会看两年以后怎么样。
  另外一个就是资金的原因。民营企业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因为资金量没那么大,融资渠道没那么宽。我们得根据自身实力、房地产市场趋势来拿地。
  对中小房地产企业来讲,大多是靠销售额来补充现金流。我们寻找像石景山衙门口一级开发这样的机会,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就拿,就能发展。
  
  筛出目标城市
  
  中国房地产报:京汉制定了“婚房”的品牌发展战略,这对于京汉未来的发展有何益处?
  田汉:根据未来房地产长期发展的趋势判断,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是细分的。将来的房地产市场一定细分到投资商、土地开发商、房产开发商、销售商,所以我们调整了自己的战略。
  对于还没结婚或刚结婚的群体,还没有一个房地产商来专门做这个产品。我们在整个房地产链条里,找到“婚房”,把它做精做细,能够充分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利用5~10年的时间把这个产品做到业界5~10强,这是我们的目标。可能在综合实力上,我们比不过上市公司,但这个婚房产品,我们可以做成业界最好的。
  中国房地产报:“婚房”产品针对的购房者主要是年轻人。这在拿地的选择上有何要求?京汉未来会选择哪些城市进行拓展?
  田汉:婚房产品适合在城市的中心或城市轨道交通的沿线进行开发。所有环渤海三四线以上的城市资料我们集团都有,包括城市的房价、房地产市场每年的开竣工量、人口状况、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我们会进行“筛箩”,筛出目标城市,再筛出重点城市。
  京汉未来拿地的中心在环渤海区域,但也不排除之外的城市,比如太原。如果有了好的机会,既适合我们的战略,又能实现好的现金流,我们肯定拿地。
  
  看好京津线周边
  
  中国房地产报:北京近期土地挂牌上市设立了价格上限,报价达到上限的多个开发商,将靠投报配建租赁房的面积大小决出最终竞得者。对此你如何来看?有迹象显示,上海、北京等地捆绑保障房出让土地可能成为常态,对此如何看待?
  田汉:这个政策从积极方面讲,加快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程,从一定程度上对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大了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供给。从消极方面讲,这种政策有些急功近利,实际上是把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了房产商。
  最大的问题是,这将为以后的社区管理欠下一笔巨债。原因是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混合,给将来的物业管理带来极大难度。试想同样一个小区,出现不一样的收费,不一样的服务质量,不一样的生活质量,甚至连生活垃圾都不一样,会造成什么结果?不利于社区的和谐建设。除非政府无限期地对保障性住房进行物业补贴,这个欠账不是一个小数字,可能这届政府看不到,但下一届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我个人建议,还是应该由政府拿出部分商业地块的土地溢价收入,由政府主导集中建设保障房,便于管理,同时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
  中国房地产报:如何看待“首都圈城市群”概念?对此有何期待?
  田汉:我对首都圈是比较感兴趣的。随着城市化建设,首都圈的范围越来越大,市场潜力也会越来越大,同时城市中心外移。城市中心的外移会减轻北京的压力,也必将给这些过去偏远的区域带来发展空间。
  未来北京六环以外的房地产市场将会有很大升值空间。最近河北省和北京也在洽商北京周边燕郊、廊坊的发展和交通规划,这些区域我也比较看好,特别是京津线周边区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