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地产拿地频换“马甲”
(2010-12-22 14:44:09)
标签:
房产 |
分类: 土地楼市 |
华美地产拿地频换“马甲”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宋俊洁
兰亚红 北京报道
华美地产又在北京市通州区拿地了,这次仍然换了一件“马甲”。
12月6日,华美地产旗下的项目公司——北京亚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3.03亿元竞得了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核心区地块。据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两年来,华美地产在通州拿下的第四块地。与2009年拿下的宅地不同,这次是商业金融用地。
记者同时了解到,2009年,华美地产还以“中投置地”的名义,在河北省廊坊市圈下了近3000亩旧城改造用地,目前一级开发刚刚启动。
华美地产持续以换“马甲”形式低调拿地,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野心?华美地产这个以营销见长的公司,能否有实力在住宅、商业甚至新城建设上,实现“多点”品质开发?
两个月拿下5块地
来自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消息,12月6日,北京亚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白利波联合,以3.03亿元竞得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核心区地块。
经本报记者调查发现,联合拿地的一方北京亚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华美地产的项目公司。华美地产位于通州区的K2·海棠湾项目,就是由北京亚通开发的。
实际上,以不同的项目公司名义换“马甲”拿地,在华美地产拿地的路径中并不少见。梳理其拿地资料不难发现,自去年以来,华美地产频频以不同身份亮相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土地拍卖大厅。曾在两个月内,耗资40.35亿元,在北京土地市场接连拿下5块地。
2009年7月23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商业综合区一期项目用地,经过72轮竞价,最终由北京春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西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体以5.82亿元竞得。
2009年6月26日,北京市大兴区黄村(新城北区22号地二期)居住项目用地,经过57轮竞价,最终由北京春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西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体以9.01亿元竞得。
2009年6月26日,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杨庄路(非常1+1)住宅项目,经过90轮竞价,最终由北京祈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88亿元竞得。
2009年6月25日,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大街居住项目,经过125轮竞价,由北京祈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7.4亿元竞得。
2009年5月19日,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0号居住、商业项目,经过80轮竞价,最终由北京麦金利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6.24亿元竞得。
上述5起拿地事件中,均有华美地产的项目公司或关联公司参与。
被疑资金吃紧
记者从华美地产的多位负责人处了解到,华美地产一向低调。但在打造“K2地产”品牌的目标下,华美地产在布局北京市通州区的当下,其拿地触角已伸展至环渤海、海南省等众多区域。
在以17.4亿元拍下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地王”后,华美地产的内部人士曾向本报记者道出真相,“公司目前大部分项目在通州,下一步公司打算垄断通州市场。”在“垄断通州”目标的指引下,华美地产负责拿地的投资部门,就如营销团队一样,内部分成了若干小组,“每个组之间就找地和拿地进行竞争”。
一位曾就职于华美地产投资部的人士透露,自2008年开始,公司投资部的各个部门便分头寻找土地资源。实际上,随着2010年北京市土地市场公开拿地趋难,华美地产又将拿地触角向外延伸。“除了公开市场的拍卖,我们同时也在找一些可以合作的项目,比较倾向于跟土地一级开发商合作。”据记者了解,除了前述在廊坊低调圈下近3000亩旧城改造用地外,在廊坊的固安县,华美地产旗下的K2·红树湾项目也已于今年10月开盘。
“去年公司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垄断通州市场,但今年没有再这么说了。”上述华美地产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房地产调控的风声这样紧,开发商被说成洪水猛兽,谁也不愿意出头。以项目公司的名称拿地,是很多企业惯用的方式。”知情人士表示,华美地产正在低调四处寻地,悄然构筑“K2地产”品牌。“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高调了!”上述知情人士同时提出疑虑,在地产开发经验尚不足以称之为“强大”的当下,华美地产接连涉及诸如商业、新城建设等形式多样的开发产品,如何保证开发品质?在华美地产大规模扩张的背后,资金又如何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30日,上述华美地产旗下的北京祁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拖欠土地出让金,曾被北京市国土局暂停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拿地资格。这也被业界解读为,华美地产资金吃紧。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华美地产又在北京市通州区拿地了,这次仍然换了一件“马甲”。
12月6日,华美地产旗下的项目公司——北京亚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3.03亿元竞得了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核心区地块。据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两年来,华美地产在通州拿下的第四块地。与2009年拿下的宅地不同,这次是商业金融用地。
记者同时了解到,2009年,华美地产还以“中投置地”的名义,在河北省廊坊市圈下了近3000亩旧城改造用地,目前一级开发刚刚启动。
华美地产持续以换“马甲”形式低调拿地,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野心?华美地产这个以营销见长的公司,能否有实力在住宅、商业甚至新城建设上,实现“多点”品质开发?
两个月拿下5块地
来自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消息,12月6日,北京亚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白利波联合,以3.03亿元竞得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核心区地块。
经本报记者调查发现,联合拿地的一方北京亚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华美地产的项目公司。华美地产位于通州区的K2·海棠湾项目,就是由北京亚通开发的。
实际上,以不同的项目公司名义换“马甲”拿地,在华美地产拿地的路径中并不少见。梳理其拿地资料不难发现,自去年以来,华美地产频频以不同身份亮相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土地拍卖大厅。曾在两个月内,耗资40.35亿元,在北京土地市场接连拿下5块地。
2009年7月23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商业综合区一期项目用地,经过72轮竞价,最终由北京春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西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体以5.82亿元竞得。
2009年6月26日,北京市大兴区黄村(新城北区22号地二期)居住项目用地,经过57轮竞价,最终由北京春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西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体以9.01亿元竞得。
2009年6月26日,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杨庄路(非常1+1)住宅项目,经过90轮竞价,最终由北京祈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88亿元竞得。
2009年6月25日,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大街居住项目,经过125轮竞价,由北京祈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7.4亿元竞得。
2009年5月19日,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0号居住、商业项目,经过80轮竞价,最终由北京麦金利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6.24亿元竞得。
上述5起拿地事件中,均有华美地产的项目公司或关联公司参与。
被疑资金吃紧
记者从华美地产的多位负责人处了解到,华美地产一向低调。但在打造“K2地产”品牌的目标下,华美地产在布局北京市通州区的当下,其拿地触角已伸展至环渤海、海南省等众多区域。
在以17.4亿元拍下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地王”后,华美地产的内部人士曾向本报记者道出真相,“公司目前大部分项目在通州,下一步公司打算垄断通州市场。”在“垄断通州”目标的指引下,华美地产负责拿地的投资部门,就如营销团队一样,内部分成了若干小组,“每个组之间就找地和拿地进行竞争”。
一位曾就职于华美地产投资部的人士透露,自2008年开始,公司投资部的各个部门便分头寻找土地资源。实际上,随着2010年北京市土地市场公开拿地趋难,华美地产又将拿地触角向外延伸。“除了公开市场的拍卖,我们同时也在找一些可以合作的项目,比较倾向于跟土地一级开发商合作。”据记者了解,除了前述在廊坊低调圈下近3000亩旧城改造用地外,在廊坊的固安县,华美地产旗下的K2·红树湾项目也已于今年10月开盘。
“去年公司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垄断通州市场,但今年没有再这么说了。”上述华美地产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房地产调控的风声这样紧,开发商被说成洪水猛兽,谁也不愿意出头。以项目公司的名称拿地,是很多企业惯用的方式。”知情人士表示,华美地产正在低调四处寻地,悄然构筑“K2地产”品牌。“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高调了!”上述知情人士同时提出疑虑,在地产开发经验尚不足以称之为“强大”的当下,华美地产接连涉及诸如商业、新城建设等形式多样的开发产品,如何保证开发品质?在华美地产大规模扩张的背后,资金又如何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30日,上述华美地产旗下的北京祁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拖欠土地出让金,曾被北京市国土局暂停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拿地资格。这也被业界解读为,华美地产资金吃紧。
前一篇:广州楼面地价首破两万元
后一篇:田汉:应对调控不留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