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规模岁末微平衡
(2010-12-22 14:29:36)
标签:
房产 |
分类: 金融实务 |
信贷规模岁末微平衡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李鹏 深圳报道
年关难过,银行界更是如此。两日之间,关于12月新增信贷规模以及全年信贷规模的新闻,虚虚实实,却着实搅动了业界心态。
先是15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银监会要求各商业银行控制12月新增信贷规模”;后是银监会16日回应称,“应确保个人和企业的正常贷款需求得到满足,特别是确保在建、续建项目和企业正常流动资金、个人贷款需求及其他日常金融服务不受影响。”“紧了几个月了,需要松一松,要不这个年过得就难受了。”12月17日,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一位官员在电话中向本报记者发表了上述“个人观点”。
信贷规模是个和经济形势一样复杂的问题。12月10日的央行数据显示,前11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47万亿元,距离原定的7.5万亿元信贷投放目标仅差300亿元。这使得监管层的任何消息都可能成为重大消息。
“不可能限制得那么死,按照我们行长在本周例会上的说法,12月全国的信贷规模会超出4000亿元。”17日,招商银行总行一位负责研究工作的高层管理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事实上,银行一端的心态并不轻松,年末存贷比考核就是他们要过的大关。据海通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分析师的追踪分析,从各上市商业银行三季报来看,存贷比状况堪忧。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三季度末的贷款和存款余额之比,大部分在60%~80%之间。“其中,交通银行和兴业银行已经确定超过75%的存贷比‘红线’,光大、中行、深发展、招行、中信等6家银行的存贷比也面临考验。”为了应对这个年末考核,高息揽储的惯用手段已显得不足。16日投标的年内最后一期300亿元国库存款遭银行疯抢,6个月期限中标利率则飙高至历史新高的5.4%。前述海通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就认为,尽管此中标利率高企,银行对这部分资产很难进行合理配置,但相比存贷比考核的压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明年放贷指标的考核,银行还是会不惜血本地争夺,以期自我平衡。
而监管层也在做一些微妙的平衡。16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仅通过发行3月央行票据回笼了10亿元。至此,央行本周公开市场回笼量降至20亿元,回到年内最低点。而央行本周净投放的资金已上升至800亿元,为最近3周来的高点。相比300亿元的剩余信贷指标,这800亿元不可谓不重要。
“‘十一五’与‘十二五’的衔接是政治任务,不可能在这个转折时期对银行信贷有大动作,要不然停下来的就不是那些刚刚上马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了。”前述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官员向本报记者如是表述。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年关难过,银行界更是如此。两日之间,关于12月新增信贷规模以及全年信贷规模的新闻,虚虚实实,却着实搅动了业界心态。
先是15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银监会要求各商业银行控制12月新增信贷规模”;后是银监会16日回应称,“应确保个人和企业的正常贷款需求得到满足,特别是确保在建、续建项目和企业正常流动资金、个人贷款需求及其他日常金融服务不受影响。”“紧了几个月了,需要松一松,要不这个年过得就难受了。”12月17日,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一位官员在电话中向本报记者发表了上述“个人观点”。
信贷规模是个和经济形势一样复杂的问题。12月10日的央行数据显示,前11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47万亿元,距离原定的7.5万亿元信贷投放目标仅差300亿元。这使得监管层的任何消息都可能成为重大消息。
“不可能限制得那么死,按照我们行长在本周例会上的说法,12月全国的信贷规模会超出4000亿元。”17日,招商银行总行一位负责研究工作的高层管理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事实上,银行一端的心态并不轻松,年末存贷比考核就是他们要过的大关。据海通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分析师的追踪分析,从各上市商业银行三季报来看,存贷比状况堪忧。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三季度末的贷款和存款余额之比,大部分在60%~80%之间。“其中,交通银行和兴业银行已经确定超过75%的存贷比‘红线’,光大、中行、深发展、招行、中信等6家银行的存贷比也面临考验。”为了应对这个年末考核,高息揽储的惯用手段已显得不足。16日投标的年内最后一期300亿元国库存款遭银行疯抢,6个月期限中标利率则飙高至历史新高的5.4%。前述海通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就认为,尽管此中标利率高企,银行对这部分资产很难进行合理配置,但相比存贷比考核的压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明年放贷指标的考核,银行还是会不惜血本地争夺,以期自我平衡。
而监管层也在做一些微妙的平衡。16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仅通过发行3月央行票据回笼了10亿元。至此,央行本周公开市场回笼量降至20亿元,回到年内最低点。而央行本周净投放的资金已上升至800亿元,为最近3周来的高点。相比300亿元的剩余信贷指标,这800亿元不可谓不重要。
“‘十一五’与‘十二五’的衔接是政治任务,不可能在这个转折时期对银行信贷有大动作,要不然停下来的就不是那些刚刚上马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了。”前述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官员向本报记者如是表述。
前一篇:货币政策:点刹还是急刹?
后一篇:荣盛泰发:做基金关键在团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