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分类: 金融实务 |
外资基金:财务投资者华丽转身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关 北京报道
“周一去大连和一个基金的负责人见面,周三折到青岛看项目,最近的行程都比较紧张。”某代理行的投资部高级经理对本报记者这样介绍其最近一周的行程。
对于为众多外资基金寻找投资机会的他而言,4月中旬来袭的调控,并没有太多地打乱外资基金投资中国地产的脚步。
在他眼中,外资基金的投资兴趣与部分开发企业的融资需求有的时候能够“一拍即合”,而至于怎么才“对上了眼”则往往倚重于企业的融资环境的变化。
“实际上,这一轮调控只让环境发生变化,并不能减退外资基金的兴趣。”上述高级经理对本报记者表示。
而在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投资部董事纪刚眼中,房地产融资环境变化的同时,外资基金也在悄然完成了自身的转变。
“几年前刚来中国的时候,这些外资基金的资金管理人来亚洲区的往往也就几个人,对于中国的城市,也就认识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纪刚回忆道,“让他们投到一些当时闻所未闻的城市,简直是不可能的。”而现在,这一切正在发生变化。多年在中国区域运作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的经验,让这些“外来者”在综合比较后,越来越钟情于中国二三线城市未来的发展机会。
“大连、苏州、青岛,甚至一些非省会城市,都被列在外资考察的名单之上。”纪刚介绍。
向来以“谨慎”为标签的外资对二三线城市格外倾心,也有着如下原因。
“一线的市场,像上海、北京、深圳,具备所谓的消费能力,当然都是非常好的,但竞争也相对较激烈,房地产价格比较高,所以虽然投资风险小,但回报也比较低。”环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荣耀基金管理集团私人有限公司总裁苏大卫对本报记者表示,“而且,现在国家对一线城市调控尤其严格,对外资而言,就更为严格了。”而在上述高级经理所接触的范围内,部分二三线城市当地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压力下,更有可能欢迎外资的进入。因为,“凭借外资提高当地税收的动力依旧没有改变”。
事实也正如此。据记者了解,日前大连某知名地产企业就签署了一份合约:在其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将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来自美国的一家私募基金。
区别于以往只关注一线城市的高端写字楼项目,这一次,外资基金在国内市场有了更多了解后,比较偏向于住宅以及零售商业物业。
“一线城市的住宅开发成本过高,而二三线城市的土地成本还是没有疯涨,这就为外资提供了获利的空间。”纪刚告诉记者。
同时,“一些在去年不缺钱的内地开发商,到了调控之后,那种风光不能再同日而语。”上述高级经理告诉记者,手握住宅和商业两类项目的企业去年不缺钱,不愿意卖,今年在住宅调控以及银根收紧的情况下,则非常有可能卖掉商业持有部分来变现以缓解资金压力。
“这正好为外资基金创造了收购的空间。”苏大卫认为。
具体到投资手段,目前来看,外资基金更倾向于投资项目公司层面。
盛富资本国际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立冲就告诉记者,在外资眼中,房地产投资主要是三个层面:公司、项目以及资产。
多年来,基金往往只投在资产层面,但是,投到项目上往往更让海外资本感兴趣,也符合开发商的融资需求。
“许多外资基金在中国投资地产的层面,正在经历着投资从无到有的过程。以前外资在中国大多只敢投到资产层面,现在项目和公司层面的投资越来越多。”纪刚也表示,“在以前,他们只敢买资产,然后再卖掉。”同时,对于外资而言,自己所在的基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投资者。
他们要获取利益,就要对行业、项目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寻求合作伙伴的意义绝对不是空谈。
■中国房地产报
“周一去大连和一个基金的负责人见面,周三折到青岛看项目,最近的行程都比较紧张。”某代理行的投资部高级经理对本报记者这样介绍其最近一周的行程。
对于为众多外资基金寻找投资机会的他而言,4月中旬来袭的调控,并没有太多地打乱外资基金投资中国地产的脚步。
在他眼中,外资基金的投资兴趣与部分开发企业的融资需求有的时候能够“一拍即合”,而至于怎么才“对上了眼”则往往倚重于企业的融资环境的变化。
“实际上,这一轮调控只让环境发生变化,并不能减退外资基金的兴趣。”上述高级经理对本报记者表示。
而在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投资部董事纪刚眼中,房地产融资环境变化的同时,外资基金也在悄然完成了自身的转变。
“几年前刚来中国的时候,这些外资基金的资金管理人来亚洲区的往往也就几个人,对于中国的城市,也就认识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纪刚回忆道,“让他们投到一些当时闻所未闻的城市,简直是不可能的。”而现在,这一切正在发生变化。多年在中国区域运作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的经验,让这些“外来者”在综合比较后,越来越钟情于中国二三线城市未来的发展机会。
“大连、苏州、青岛,甚至一些非省会城市,都被列在外资考察的名单之上。”纪刚介绍。
向来以“谨慎”为标签的外资对二三线城市格外倾心,也有着如下原因。
“一线的市场,像上海、北京、深圳,具备所谓的消费能力,当然都是非常好的,但竞争也相对较激烈,房地产价格比较高,所以虽然投资风险小,但回报也比较低。”环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荣耀基金管理集团私人有限公司总裁苏大卫对本报记者表示,“而且,现在国家对一线城市调控尤其严格,对外资而言,就更为严格了。”而在上述高级经理所接触的范围内,部分二三线城市当地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压力下,更有可能欢迎外资的进入。因为,“凭借外资提高当地税收的动力依旧没有改变”。
事实也正如此。据记者了解,日前大连某知名地产企业就签署了一份合约:在其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将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来自美国的一家私募基金。
区别于以往只关注一线城市的高端写字楼项目,这一次,外资基金在国内市场有了更多了解后,比较偏向于住宅以及零售商业物业。
“一线城市的住宅开发成本过高,而二三线城市的土地成本还是没有疯涨,这就为外资提供了获利的空间。”纪刚告诉记者。
同时,“一些在去年不缺钱的内地开发商,到了调控之后,那种风光不能再同日而语。”上述高级经理告诉记者,手握住宅和商业两类项目的企业去年不缺钱,不愿意卖,今年在住宅调控以及银根收紧的情况下,则非常有可能卖掉商业持有部分来变现以缓解资金压力。
“这正好为外资基金创造了收购的空间。”苏大卫认为。
具体到投资手段,目前来看,外资基金更倾向于投资项目公司层面。
盛富资本国际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立冲就告诉记者,在外资眼中,房地产投资主要是三个层面:公司、项目以及资产。
多年来,基金往往只投在资产层面,但是,投到项目上往往更让海外资本感兴趣,也符合开发商的融资需求。
“许多外资基金在中国投资地产的层面,正在经历着投资从无到有的过程。以前外资在中国大多只敢投到资产层面,现在项目和公司层面的投资越来越多。”纪刚也表示,“在以前,他们只敢买资产,然后再卖掉。”同时,对于外资而言,自己所在的基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投资者。
他们要获取利益,就要对行业、项目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寻求合作伙伴的意义绝对不是空谈。
前一篇:热钱逐利中国楼市增速加快学
后一篇:资产证券化交易平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