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拟低价供地“攀亲”央企
(2010-03-22 10:34:25)
标签:
房产 |
分类: 政策时局 |
昆明拟低价供地“攀亲”央企
■中国房地产报
“只要对昆明长远发展有好处,甚至可以零地价转让。”在日前昆明市召开的央企入滇进昆暨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动员大会上,昆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文荣表示,对于有意入昆的央企,所需土地可以按最低成本价供地,并透露目前昆明市已经下达目标任务,要求各县(市)区、三个开发区今年内力争完成引进28户、确保引进15户央企入昆的硬性指标。
据记者了解,类似昆明市向央企猛抛橄榄枝的招商引资“壮举”,目前在全国其他城市也并不鲜见。特别是低价协议出让工业用地以吸引大项目落地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地方甚至不惜“零地价”违规供应土地。
引资压力大
在此次动员会上,李文荣表示,对于有意入昆的央企,昆明市将在资金、税收、土地及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其中税收方面,将按央企投资项目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前3年由同级财政奖励(返还),后4年由同级财政减半奖励(返还);供地方面,入昆投资央企所需土地也可按最低成本价供地,甚至可以零地价。
据了解,之所以昆明今年下“大力气”将橄榄枝抛向央企,主要因昆明市今年的招商引资任务加重,内外资任务均在2009年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增长50%,但当前昆明正面对引资质量不高、结构不优、相对缺乏大企业入驻和大项目建设的“短板”。
昆明市土地和矿产交易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拟在土地的供应上按最低成本价供地”的用地优惠政策,主要是针对昆明市开发区和高新区的产业类用地的供应上。
据介绍,根据经开区或高新区此前委托昆明市国土局出让的土地来看,目前这类用地的价格在15万元/亩~100万元/亩之间。是否“零地价”供地,则由开发区或高新区国土分局自定。
“地方政府为税收,一般会给大型制造企业落户优惠政策,置土地政策于不顾。”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说。
“工业部分土地零地价出让方面可以创造GDP。”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直言。
“零地价”供地存违规隐忧
但上述优惠的供地政策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有利于地方的税收增长,美化了地方GDP,却违反了土地供应的政策。
在2006年8月3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已明确提出,要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通知》规定,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不得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低于最低价标准出让土地,或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或返还的,属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大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陶然表示,多年来,各地为工业招商引资不惜压低地价,甚至违规实行“零地价”的用地优惠政策,包括以低价协议出让工业用地、按投资额度返还部分出让金等。
“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基础设施完备的工业用地仅以成本价甚至是所谓的‘零地价’出让给投资者50年。与商住用地过少供给,形成‘局域性卖方市场’不同,工业用地由于各地投资竞争而形成‘全国性买方市场’,结果是工业用地过多供给、价格奇低,工业园区过度扩张,用地极为浪费。”陶然说。
同时,业内人士也表示,低地价甚或“零地价”也助推了某些工业企业“空手套白狼”的投机现象的滋生。一些地方“龙头企业”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关系密切,一方面更为容易地获得土地和资金,另一方面又积极地介入房地产开发并助推房价。“先拿到低价的工业用地,再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然后再把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开发中,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操作手法。”业内人士分析,工业用地的“零地价”甚至助推了房价的上涨。
“地方政府招商的时候都是零地价,零地价把地出让出去,减少了土地收入,就抬高住宅用地的价格。”财经评论员时寒冰分析:“有些城市的住宅用地占比只有20%,工业用地占80%,用这20%卖地的收入,弥补那80%的损失,住宅用地的价格就抬高到非常离谱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