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号远洋地产启航
■中国房地产报 王晓伟 北京报道
1月22日上午9点30分,北京远洋大厦A座会议室,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远洋地产,3377.HK)总裁李明正在迎接来自媒体的轮番提问。
就在十天前,远洋地产宣布了一个让人惊讶的消息:中国人寿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与去年12月24日以58.19亿元认购远洋地产增发新股9.34亿股的方式不同,此次中国人寿采取的方式是向原第三大股东中化股份收购远洋地产4.23亿股旧股,让人有诸多不解之处。
“不是意料之中,也不算意料之外。”李明语速平缓地说,“说起来大家可能觉得有点不信,中国人寿两次入股远洋地产完全是投行交易的结果。”
“远洋地产对于中国人寿入股持欢迎态度。2010年,远洋地产要从一个区域化特征的公司变成一个全国化的综合公司,年复合增长率要达到30%~40%。”李明成功地把话题引入到2010年远洋地产的远景和未来发展状况上。
投行的交易
在保险资金开闸投资不动产的大背景下,作为开国内首起寿险资金直接控股大型房企先河的案例,中国人寿入股远洋地产获得了足够多的关注,其路径选择也给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范本。
如何解读这一案例?李明介绍,公司第一次增发新股是根据项目开发需要而制定的既定策略,在去年就跟中介和有关投行做好了增发新股的准备。
2009年12月27日,中国人寿认购远洋地产发行的新股,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6.57%。增发完成后,中远集团仍为远洋地产第一大股东。
1月12日,中国人寿购入中化股份所持远洋地产的4.23亿股,持股比例由16.57%增至24.08%,跃居公司第一大股东。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交易并非现金交易,参与的投行有德银的身影。远洋地产董事会的意见是,并不反对包括中国人寿在内的投资者通过收购旧股的方式增持。
“两次交易都按照市场规律来做,是投行之间通过完全市场化的操作达成的交易。无论是定价、交易的方式、交易的条款,都遵守香港联交所的相关规则。对于远洋地产来说,嫁人肯定是要嫁的,关键是能不能嫁好的问题。”李明说。
远洋地产下一战
在中国人寿入主远洋地产之后,这一交易迅速朝两个问题聚焦:其一,各股东各自发挥什么作用;其二,远洋地产未来战略会不会有大的调整。
“在中国人寿变为第一大股东之后,中远集团是不是要撤了?”李明自问自答说,起码截至目前,各方股东约定,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变,中远集团还是握有公司管理主导权。“中国人寿今年将安排一名非执行董事进入管理层,从形式上来说,中国人寿目前依然是财务投资者。
中银国际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人寿在远洋地产的管理角色应是被动的,因为远洋地产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已经是一家运营顺畅的房地产公司。
在中国人寿入主之后,远洋地产下一步发展战略的加速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2010年将是远洋地产第三步发展战略的起步之年,远洋地产年复合增长率要达到30%~40%。”一贯以低调平和姿态示人的李明出人意料地高调表示。
“远洋地产现在有充足的资本能力和信贷能力,现金储备能力在400亿元以上。今年用于拿地的资金会超过200亿元,重点拓展区域在上海周边地区和西南地区。”李明说。
这样的数字令人咋舌。远洋地产在2009年合约销售金额约140亿元,销售面积约140万平方米,首次跻身销售额百亿俱乐部。
远洋地产原先一直坚持先有项目,后有公司的扩张策略。据悉,近期远洋地产改变了这一做法,先设立公司,再去获取项目,目前在上海、重庆、成都、黄山、海南等省市都已成立公司。
新版远洋地产在北京的第一战,当属即将推出的北京CBD核心区域最后一块优质土地——中服地块的争夺。远洋地产担当土地的一级开发商,携险资大鳄中国人寿,远洋地产的战斗力将在中服地块的争夺战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