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之外
资本之祸
那么多国家在房地产泡沫这块绊脚石上摔跤,但摔跤的是别人,所以我们始终感觉不到疼。这次,迪拜危机再次敲响警钟,中国疯狂的楼市会因此稍有收敛吗?
■中国房地产报 特约评论员 何帆/文
世界最高大楼建成之际,往往就是经济衰退到来之时。
1929年大萧条之前,华尔街的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相继落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吉隆坡的双子塔刷新了最高建筑的纪录。当世界第一大楼迪拜塔即将在今年12月份完工启用时,这一魔咒再次应验。
11月26日,迪拜最大的国有企业迪拜世界无法按时偿还即将到期的35亿美元债券,宣布将暂停6个月偿还债务。
当迪拜世界违约事件出现之后,有很多评论人士指出,这是由于迪拜过去盲目扩张、大规模投资,尤其是千金一掷,发展高档的房地产项目,最后导致债台高筑、地产泡沫崩溃。这当然是迪拜危机带给我们的最主要教训。
近年来,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纷纷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大量过剩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推高了房地产价格。
房地产是个高度顺周期的行业,当经济繁荣的时候,到处花团锦簇、火树银花,房地产是对盛世最好的献礼,房地产商的利润滚滚而来,金融机构也乐于大量提供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
但是,一旦经济陷入衰退,楼市可能在一夜之间崩盘,房地产商将会像冻死的苍蝇一样纷纷坠落,而房地产投资带来的坏债,会给经济带来长久而痛苦的伤害:银行的不良贷款会大幅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急剧恶化,很多家庭也会因此变成“负翁”。
从这个角度来看,迪拜事件是一个及时的警报,它提醒其他国家,要更加关注资产价格泡沫。今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天量银行信贷“注水”之后急剧膨胀。新的地王不断涌现,新房和二手房的价格联袂飙升。持续上涨的房价刺激了房地产投机,很多人越来越相信,中国的房价是不会下跌的。
可是,为什么东京的房价会下跌超过了60%,香港的房价会下跌超过了50%,伦敦的房价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开始下跌,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房价下跌超过了25%,据说还要下跌15%呢?
那么多国家和地区在房地产泡沫这块绊脚石上摔跤,但摔跤的是别人,所以我们始终感觉不到疼。这次,迪拜危机再次敲响警钟,中国疯狂的楼市会因此稍有收敛吗?
迪拜的好大喜功和盲目投资只是这次危机的一个原因,迪拜是犯了错,但错不当诛。危机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过剩资本,而掌管投资基金的经理们可以轻易地动员资金,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进入新兴市场。进来的时候就会推高当地的资产价格,而一旦市场有风吹草动,国际资本又会仓惶出逃,出去的时候会引爆金融危机。
在国际资本的流动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始终是供给因素,而非需求因素。新兴市场之所以能吸引到这么多的国际资本,归根结底是因为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过剩资本,这些钱需要找到一个炒作的题材,这才产生了新兴市场的故事。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俄底修斯历经艰险,回到家乡之后,发现有一帮无赖的求婚者正缠着自己的妻子,而且在自己的家中狂吃滥喝,几乎耗尽了他的家产。来到新兴市场的国际资本就是这样的求婚者。
但是,当新兴市场被一群看似狂热的追求者包围之后,慢慢就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被炒作的题材,慢慢就相信了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己的魅力。国际资本并不一定是阴谋的主使,但是,我们时刻需要记住的是,国际资本是没有情义的,也是不会“顾全大局”的。
迪拜事件之后,资本可能会再度“逃向质量”。这种逃跑很可能是非理性的“羊群行为”。
就拿迪拜来说,这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流动性危机,而非资不抵债危机。直到2009年,迪拜所有到期的债务均被偿还了,尽管有的时候是通过政府发新债还旧债的方式。尽管迪拜欠了800亿美元~1000亿美元的债务,但是阿布扎比的总资产估计超过5000亿美元。
如果国际资本撤离新兴市场,一场接着一场资本的盛宴就会黯然散场,金融动荡将不期而至,迪拜的房地产市场在散场之后,价格将急剧下跌,这将引发银行坏账、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失业率攀高、经济增长停滞,一场新兴市场的流动性危机最后就真的变成了资不抵债危机。
后知后觉的评论人士会纷纷指责这一切都是迪拜自己的错,但是,真正的元凶却仍然逍遥法外。
汹涌的国际资本流动对迪拜来说是洪水,对中国来说也一样。我们注意到,2009年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再度升温,大量热钱悄然流入中国。
目前,全球处于接近于零的超低利率时代,各国央行从瓶子里面放出来魔鬼,现在开始头疼如何把魔鬼装回去。这是要加强资本管制,扎牢篱笆的时候,而不是迎接“客人”的时候。每一个新兴市场,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国际资本面前,都难以保护自己的“猎物”。
监管和遏制国际资本流动,本应是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职责。遗憾的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没有发布任何警报,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伺机而动的国际游资也毫无警惕,这是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失职和耻辱。
在这种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自己保护自己。就像防范H1N1一样,自己勤洗手是不够的,还要把牢每一个病毒可能入侵的关口,对于潜在的带菌者,就是要对其隔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