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做大,再做强

(2009-12-02 13:22:02)
标签:

房产

分类: 潮流行为

先做大,再做强
——访赛普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助理徐海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辰 北京报道

 

    中国房地产报:相对于民企,国有房地产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金和资源优势,国企做战略的起点是否能够比民企更高?
    徐海:首先从发展条件来讲,国企自身的资源非常不错。比如有些国企的主体产业是建材企业,下面有泥沙场、玻璃厂、木材厂、家具厂等产业。
    第二,国企进入房地产业的重要原因是有土地资源和资金。上市之后国企可以通过运作得到资金,在房地产领域也可以盘活手中的土地资源,在资金上也有很多便利,应该说客观上比民企有一些优势。
    第三是能力,现在很多确定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国企,包括市级企业,都是从建筑业为主业的企业转过来的,情感上大家对房地产业充满了信心,客观上他们具备专业优势、研发优势,有多年的行业经验。
    另外,目前房地产行业的集成度还比较低,项目操作水平不高,项目对整个社会功能的承担和拉动不够。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一个房价问题。从一个城市的运营和区域的发展来看,房地产业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目前房地产行业对整个区域综合价值的提升作用体现得不明显。我们接触了一些政府官员,发现地方政府对区域经营越来越重视,他们希望达到的效果不是简单地拍一块土地、谁出高价谁就拿走。政府已经不再仅仅关注土地本身,而是更关注开发商到了一个区域之后的规划,以及对城市区域综合价值能否起到提升作用的问题。政府也喜欢和有实力,能带动投资、基础建设和未来的综合配套运营的开发商合作。国企无疑具备了这样的优势。现在有的国企提出,通过基础建设,建高速公路、水厂等,带动区域发展,带来大量的投资,然后再做房地产开发,对此政府就非常欢迎。
    中国房地产报:你认为现在国有房地产企业作战略主要有哪几种思路?
    徐海:通常可以从四个维度看企业的战略选择。多数企业无论民企还是国企优先选择这几个资源:一是资本市场,早期的企业能够快速发展,都是依靠资本市场;二是土地获取渠道;三是开发能力;四是商业模式创新。华侨城模式就是一种成熟的开发模式,这可能是国企未来需要关注的。
    从国企发展策略来看,关注点都差不多,有的国企基本能力都没解决,它们关注的还是资本市场的问题,也就是资金问题,还有的关注土地,关注人力资源,这都是首先要解决的。很多企业还是愿意先做大,再做强。
    中国房地产报:先做大,再做强这样的战略是否真正适合国企的发展?
    徐海:首先做强需要时间,国企和民企最大的不同是国企出生的时候就是庞然大物,承载着很多责任。一般来讲,资源问题解决比较容易,更多的时候要肩负起发展的重任,成立晚、起点高、目标远是央企的通性。这也决定了央企不可能缓慢地做强之后再去扩张。其次,资源驱动型解决了企业是否能够搞好80%的问题,做大过程中做强也可以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第三方面,从自身发展来看,要考虑未来市场的布局,要考虑全国性,考虑品牌效益,这些从发展要求、市场特点,从自己提升业务方面来看,都是可以理解的。大型国有企业转到市场有个特点,战略上非常精细,张力很强,但一旦战略方向错误,其破坏力一样很强。
    中国房地产报:那么现在在战略上国企重点应该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徐海:第一个要解决的是方向统一、战略统一。市场波动的时候,尤其是大家对这个市场很不了解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战略,否则我们会发现市场波动的破坏力是极强的。第二,从松散化变成集约化、集团化的管理模式,集团管控模式进行深度调整。这是资源型企业要走的路。集团化企业要求有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10亿元分到10个地产公司和分到1个地产公司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资源的集合决定了管理上也要进行深度调整。
    企业发展第一个阶段就是整合问题,下一步就是要用一到两年的时间考虑如何做强,如何做精细化的问题,这才是企业发展的现实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