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行土地管理法规漏洞为企业囤地提供理由

(2009-11-10 14:57:59)
标签:

房产

分类: 土地楼市

现行土地管理法规漏洞为企业囤地提供理由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兰亚红 北京报道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都在试图通过建立新城区拓展城市规模,并试图通过引进金融、医疗、电子等行业来加快新区的建设。但实际上,目前很多城市新区以及很多相邻的城市都存在重点项目重复建设、通过压低地价等方式进行招商引资的无序竞争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针对相关话题,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高科技管理工作委员会城市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章惠生。
    “中国目前的城市总体规划都很好,但往往一到城市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上就落不到实处”
    中国房地产报:您在2006年的时候提到,中国的城市发展在城市规划上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在,这样的情况有没有得到改善?
    章惠生:中国目前的城市总体规划都很好,但往往一到城市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上就落不到实处。规划编制没有法律的约束,这届领导这么规划,下届领导有可能推倒重做,造成规划的连年不到位。而且,关注民生的展览馆、图书馆等设施常常被改掉或挪掉。本来规划应该是对开发商形成控制,但现在是开发商请政府协助开发,而不是开发商在城市规划的框架内开发,两个位置颠倒了。
    所以,我提出在总体规划后要附带制定一个规划指导,也就是说应规定哪些规划是必须要有的,要坚持按规划做到,不能因为领导的换届等原因而有所改变。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一线城市在城市扩张上普通采取的新城方式,与“摊大饼”方式相比,有什么优点?
    章惠生:新城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加速区域性城市的发展,而“摊大饼”则是单个城市的发展。新城与中心城能够实现互动。只要加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就能加快新城的建设。而轨道交通的开发,又可以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拓宽可开发的土地资源。
    “在区域上,应由中央指定一个区域中心城市,设立一个‘经济发展局’,区域内各城市分工协作,协调发展,避免出现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的局面”
    中国房地产报:您觉得我们国家在现阶段的城市发展建设上,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章惠生:现在中国的城市发展应该避免单个自由竞争的发展模式,而应该走区域性发展之路,现在已经刻不容缓。应该尽快找一个典型,作为区域发展的试点。我认为,应该最先在长三角地区启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科技为先导,然后可以扩展到环渤海地区,最后在比较成熟的时候,再启动珠三角地区。
    在区域上,应由中央指定一个区域中心城市,设立一个“经济发展局”,区域内各城市分工协作,协调发展,避免出现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的局面。而且区域性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解决“三农”问题。
    “《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闲置两年不开发要无偿收回,但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由于开发准备前期工作没有准备好的’可以例外,这就为国有企业预留了囤地的理由”
    中国房地产报:一直以来,很多业内人士都在呼吁修改土地招拍挂制度。您认为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与城市发展是否存在着一些矛盾?
    章惠生:内地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是不成熟的市场,但是我们的土地招拍挂制度完全照搬了香港地区房地产市场的模式,不太适合内地目前的国情。比如,我们的社会保障房问题应明确就是政府的职能,最近的公共租赁房,政府的基调是“保本微利”,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应该是政府适当地给予补贴,政府不应该在这块生财。
    中国房地产报:近两年,地方政府在逐渐加大保障房用地的供应量,但不少开发企业认为,政府并没有加大商品房用地的供应量,所以出现了“地荒”;但政府方面却认为,是因为开发企业囤地才出现假“地荒”的现象。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章惠生:首先,我认为国家采取加大保障房用地的政策是对的。现在市场上积压的空置住宅量,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是不超过10%,但我们国家已经是18%~20%,还要继续加大建设吗?
    国企用大价钱买好地块,从2006年就开始了,有70%的大地块都是国企拿的,拿了地就开始囤地,等到地价上涨再开发,反正是国家的钱、纳税人的钱,等真正赚了钱又是属于国企自己的。
    按照《土地管理法》第三章第25条,规定土地闲置两年不开发要无偿收回,但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由于开发准备前期工作没有准备好的”可以例外,这就为国有企业预留了囤地的理由。而民营企业认为既然政府不处罚国有企业,也不应该只处罚民营企业,因此民营企业也开始囤地。
    中国房地产报:当前中小企业在招拍挂市场拿不到好地,其中一些企业会因为拿不到土地而退出房地产市场。您认为这对城市的发展有影响吗?
    章惠生:房地产企业优胜劣汰是必然的。中小企业在一线城市挣扎发展,没有实力的必然会被淘汰。
    我认为,在社会保障房方面,可以让中小企业来做。国家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住房局”,在保障房建设上制定一整套的体系,包括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等,都由“住房局”来做。中小企业愿意来做的,可以来做保障房,按照“住房局”制定的标准来做,可以保证有基本的利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