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力是媒体最宝贵的资产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魏洪磊 北京报道
中国房地产报:在你看来,媒体的职责和功能应该是什么?
金兼斌:理论上来说媒体的职责有很多种,我认为建立在社会责任基础上最主要的有两个。其一是信息的传播告知功能,其二是媒体不止提供信息,还要提供观点和分析。这个比较重要,因为它会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我们之所以要求媒体客观公正,就是因为它具有这个职责和功能。当这个社会或者某个行业出现问题时,媒体就扮演了守望者的角色。舆论是这个社会的皮肤,我们通过舆论来感知温度。
中国房地产报:当社会上某种不太好的现象出现后,大家会不自觉地参考媒体意见,你认为媒体的被接受度是如何形成的?
金兼斌:这是因为媒体在公众心目中有一定的公信力,这是媒体发挥作用的前提。媒体公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建立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不同的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是不一样的,影响也不同。
对于中国的社会民众,我们对于媒体的依赖是有惯性的,虽然长期以来对媒体的管制比较严格,但在新闻的真实客观性上要求还是比较高的。目前的一些行业媒体,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之后,可能会发出一些带有某种目的的声音和观点,甚至借用媒体的公信力来牟取私利,这最终会伤害到它们的公信力。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行业媒体,如何在专业和客观上寻找一个平衡?
金兼斌:这个问题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很突出。目前企业的权力对于媒体的影响很大,比如微软、谷歌等,它们对于媒体的报道有很多种掌控方式,比如广告的投放,甚至公关手段等,这种行为在汽车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也比较突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和媒体是相互依存的。
理论上当然要做到客观公正,但实际上很难完全做到,需要很大的勇气,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大挑战。如果把媒体作为一个分析主体,这里面又牵涉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考量问题。从长期累积的品牌效应看,公信力是媒体最宝贵的资产,从短期看,如果一个媒体被企业主导后,利益相关者最终是可以发现的,对这部分人来说,这家媒体的公信力就丧失了。即使最终公信力慢慢恢复,人们还是会带着情绪去排斥它,这对媒体是很深的伤害。
中国房地产报:媒体的联合对于公信力有多大帮助?
金兼斌:目前有一些媒体会发起联盟或自律公约,发起的时候大家的表态都很好,但关键要看以后如何实行,看大家是不是真正遵守公共游戏规则。在有些行业内,联盟对成员的制约力比较大,有可能会形成巨大的合力;有些则形同虚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