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与国开行“闪婚”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笑一 上海报道
“我们和绿地的这次携手,完全是一次闪婚。”9月1日,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陈继忠在与绿地集团签署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时透露,“双方从商议到签约,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
而这次国家开发银行300亿元总体授信,是继今年初获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174亿元总体授信后,绿地集团再次获得的高额授信额度。绿地今年目前获得的银行授信总计已达474亿元,接近万科今年所获得的建设银行授信额500亿元。
事实上,这次巨额授信的重点指向,却是绿地集团正在推进的大型保障性居住社区。
据陈继忠透露,双方此次战略合作采取了突破性的“总对总”模式,通过整体对接的方式,扩大合作范围,提升合作层次和效率,对绿地集团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一揽子授信解决方案,包括提供流动资金,提供并购贷款等。
“此次合作已就绿地集团旗下所开发建设大型保障性居住社区绿地·新江桥城等项目的融资达成协议。”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也称,“这些项目将首批获得约25亿元的信贷支持。”今年6月24日开工的绿地·新江桥城正是上海市首批15个大型居住区规划中首个启动的项目。
下半年信贷微调、银根收紧的信号正在隐约透出,为何此时绿地还会获得国开行的另眼“青睐”?业内认为,绿地主导建设的上海保障性住房项目,是其可以获取银行巨额信贷资金支持的一个重要推手。
事实上,今年年初国家开发银行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就加强开发性金融合作达成一致意见。根据这一意见,国家开发银行将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给予贷款支持。
近期以来,上海市保障性住房六大基地的建设开工纷纷迅速拉开帷幕。8月末,闵行浦江、浦东周康、曹路三大基地甚至是在同一周内陆续启动,并分别由城建、建工以及上海地产集团旗下的中星地产三大国企负责对口开发。
“一般的开发贷款都没有优惠政策,利率甚至还会略有上浮;而保障性住房贷款的周期比较长,利率可以优惠10%左右,相对来说条件放宽了很多。”一位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由此看来,对各家银行而言,解决保障房建设资金不足目前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任务”。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鉴于保障性住房本身利润有限,监管层在下调利率并降低贷款门槛时,仍需要推出相关配套机制以规避银行风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