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从集团层面运作产业投资基金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叶加 北京报道
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一环,刘晓光透露,未来或在集团层面运作产业投资基金,并以成立投资管理公司的模式开发主业+投资两块利润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首创集团主业+投资模式是如何逐渐成型的?
刘晓光:事实上,无论是基建还是房地产,都属资金密集型行业,都需要与资本市场、投行业务对接。
首创集团成立的最初,我们承担了一些政府的投资功能,比如建高速路、地铁、污水厂,如果沿着传统的商业银行融资模式去探索,将会有很大问题。所以,我们当时就在探讨新的融资通道,用多种融资模式来发展。
后来践行的用资本市场资金补充到产业上,确实为首创集团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的资本运作,如收购广西虎威、宁波中百、首创股份A股上市、首创集团H股上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房地产报:这种产融结合的方式确实做大了主业,今后首创集团在资本运作上还将有怎样的设想?
刘晓光:首创集团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再往前走,怎么走?又如何保持好的发展态势?如果延续原来的模式,恐怕速度就会降下来。我一直讲,一般市场化的国有独资企业发展到200亿元以上很难,股份制企业发展到300亿元以上很难,这时候投行业务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首创集团未来要从两个层面来做,一个层面是各实业主体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金融资源,也就是主产业自身的资本运作,比如上市、收购、再融资等;另一个层面是以基金模式推动产业发展,除了各实业主体做大产业之外,在集团层面也要有杠杆化的基金运作模式,这样就形成了产业利润加投资利润的格局。
中国房地产报:其他的资本运作模式是什么?
刘晓光:我们在探讨两个问题,第一,处于现在这个阶段,投资的再循环是什么?新的产业投资方向是什么?第二,主业+投资模型到底怎么细化?
投资再循环涉及三个问题,第一,在投资周期变化引发的投资风险和机会下,我们做什么?第二,用什么方式投,是直接投资,还是做投资组合或基金?第三,是用金融动作来投,还是产业动作来投?
比如房地产,大部分的模式是首先融资,然后建房,销售。而有的模式不是这样,它们是从资本市场、资金市场融资拿项目,然后组合投资者,套现一部分股权,这样进行以金融动作为主的投资的再循环。
主业+投资模型,除了利用资本运作扩大主业,投资形式也要细化,要按照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形式来做,这涉及到融资模式和运作模式。
这就可以让我们收两笔钱,一笔是产融结合带来的投资收益,一笔是基金投资管理公司的收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