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地产割肉求生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方帅 北京报道
在曾经豪情肆意的疆土上,中新地产(0563.HK)却再次割肉求生。
记者了解到,中新地产目前与上海城开接触甚密,预接收中新地产股权的公司已经开始派人进驻中新,着手各项审计调查工作。而就在不久前的8月11日,中新地产刚刚以10.31亿元出售了其所持有的北京通州自由小镇项目100%权益。同样是在较早前的6月26日,中新地产以11.6亿元出售了天津市亿嘉合置业40%权益。
细数已公布的出售信息可以发现,中新地产许多优质项目都已被贱卖。
虽然中新地产总裁刘义在年初的媒体见面会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并非贱卖资产,而是回笼资金作为公司营运资金。但就中新地产而言,更愿继续保留项目进而开发销售。”
然而,刘义的期许并没有成为现实。自由小镇10.31亿元的卖价远低于之前传闻的23亿元。
在知情人看来,自由小镇是被转让项目中最成功的一个,由于新东家华业地产(600240.SH)的接手,此项目终于在烂尾5年后成功复活,并更名为“华业·东方玫瑰”,计划于9月上市销售。
华业地产的高管对记者透露,“从洽谈到接管只用了两个月。”而在此之前,万科、上海城开等诸多知名房企都有意收购自由小镇均无果而终。
据知情人透露,华业获得自由小镇的原因是因为能支付给中新地产全款。
“这是一场互惠互利的交易,是中新地产的最佳出路。”分析人士称。
事实上,并购不单暂缓了中新地产的资金压力,也给无法通过招拍挂获得土地的企业提供了扩张的途径。
“这是块难得的宝贝地块,相当划算。”华业高管难掩喜悦。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的自由小镇是北京土地市场3年来转让成交的最大一块住宅用地。今年6月,通州九棵树地块以17.4
亿元拍出,以此为参照,华业获得这块地的价格只有目前市价的三分之一左右。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通过并购获得土地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历史遗留问题。对此,华业高管表示,“由于股权复杂,拿地前公司确实做了充分的考虑。”
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偌大的施工现场周围杂草丛生,只有两栋24层的白色高楼已经封顶。工地的门卫告诉记者,他们已接到通知,此项目马上就要开工。
与自由小镇的烂尾相比,中新地产的很多项目业绩并不算差。中新地产2008年年报显示,去年盈利1.27亿港元。截至2009年4月30日收取的预售款项余额达到54.16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98.6%。但这样的销售成绩并没有挡住中新地产抛售套现的步伐,而上海城开是否会成为中新地产项目下一个接盘者,目前仍不得而知。
截至记者发稿前,中新地产仍处于停牌状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