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房地产报
中国房地产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09,893
  • 关注人气:5,7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赌局

(2009-08-11 12:27:25)
标签:

房产

分类: 潮流行为

股市赌局
■中国房地产报  特约评论员 钮键军/文

    中国的A股市场发生了近几个月来幅度最大的一次调整,7月29日,上证指数盘中一度暴跌210多点。
    对于这次调整,笔者的一位投资界朋友的解读是“时间之窗”。早在两个星期前,他就告诉笔者,7月29日的前后两天将是股市调整的时间窗口。
    在笔者看来,近期一些学者们对于中国资产泡沫论的探讨,是这次股市回调的一个重要背景。而资产泡沫的讨论意味着中国管理层可能会再次祭起“指数调控”的大旗,也就是管理层对于股市上涨的幅度加以控制。比如大量IPO的出现,再比如对于信贷资金投放的严控等等。
    这种态度的转变,使得股市调整具备了重要的政策背景,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政策市”的股票市场,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机构们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是大资金们的操作则加重了这种政策预期。7月27日~29日先后上市的成渝高速和中国建筑的走势,可以恰当地诠释目前大资金们是如何逼迫政府出台调控措施的。
    作为IPO重启后第一只大盘股,成渝高速在上市当日即遭到大资金们的爆炒,在开盘后涨幅迅速升至100%以上,即使是被临时停牌后,收盘时的涨幅依然超过了200%。
    这一手法和2007年中国神华上市时的情形颇为相似。在2007年中国神华上市后,其走势颇为凌厉:上市初始涨幅就将近100%,其后甚至摸高至94元/股,开创了爆炒大盘蓝筹股的先河。很多消息显示,爆炒中国神华的背后,是机构为了其后在中石油获利故意放的诱饵。
    而7月29日上市的中国建筑最后收盘价低于开盘价,更是让很多散户想起了2年前的歌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套牢中石油”,难怪很多散户将中国建筑比作“中石油第二”。
    其实近几周整个大盘的走势,都已经透露出股市即将回调的信息。据笔者观察,至少3周来,尽管股指一直在迅速拉高,但沪深两市每天封住涨停板的股票平均不到15只,这其中还包括尾盘(下午2点之后)封住的。这种尾盘拉升是一种庄家有意为之的做法。
    对于这种指数涨而股票不涨的事态,大多数散户采取的是快进快出的策略。据笔者了解,现在虽然新增开户数的数量在急剧增加,但大多数投资者都采用的是”T+1”的操作手法。这种投机式的操作手法是很多投资者为了规避风险所采取的,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能分到一杯羹,不做最后的接棒者。
    不仅是散户,就连一些公募基金也采取这种策略。一位操盘手此前告诉笔者,他研究了他操盘的股票,发现最近有大量基金的介入,但很多基金都是“今天买明天卖”,就是挣个差价。
    因此可以说,在7月29日前,整个市场弥漫着一种投机的味道。
    在笔者看来,中国股市这种不健康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层的“指数过敏症”。调控指数是管理层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这种做法对于股市的正常发展非常不利,以保护中小投资者为目的的政策最后将成为套牢中小投资者的麻绳。
    原因很简单,中小投资者的消息不灵通,资金量有限。股市在政策或者政策预期下的调整,给了大资金买便宜货的机会,之后这些资金将会利用实力把股票价格一路打高。而在股票价格面前,没有多少人会把持得住,中小散户会迅速向市场认错,杀回股市,而那时他们将成为最后一棒。
    这一点从“5·30”之后的走势就能得到验证。在“5·30”之后,整个市场连续暴跌了4天,但之后股指一路上扬,最后冲到了6124点。尽管当时很吓人,但如果反观K线图,就会发现,那会儿的调整根本不值得一提。
    在笔者看来,7月29日的调整,正是大资金利用市场上的调整政策预期,假借中国建筑上市所导致的资金虹吸效应,打压大盘所致。其目的就是为了吸收筹码,为下一波的拉升做准备。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近日热钱的进入,据公开消息,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2.13万亿美元,其中二季度外汇储备增加额度为1779亿美元,贸易顺差为347亿美元,FDI(外商直接投资)增量为212亿美元。按照目前的热钱统计方法,外储增量中扣除贸易顺差和FDI增量,疑似热钱的境外资金高达1220亿美元。
    而且流向与笔者此前的预计相同,就是抛弃楼市,进入股市,而这次的调整正是这些热钱建仓的好时机。7月29日的成交量似乎可以证明这种猜测,当天,成交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372亿元,比2007年中国股市最红火时还要高。
    笔者认为,股市在经过短暂调整后,还会继续上涨,但之后的投机色彩将会更浓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