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国内市场可以选择不投资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叶加 北京报道
当大摩、麦格理等外资大鳄纷纷抛售国内商业物业时,那些活跃在国内市场的中小外资基金又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场?空置率的高企,是否也影响到它们的中国投资策?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Wingate
Fund基金中国管理人杨帆,这只全球投资额达30亿美元的基金,在去年8月进入中国市场时显然有些为时已晚。“目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浮躁的市场,这样的局面下,我们可以选择退出中国市场。”
中国房地产报:你所操作的这只基金在国内市场投资时,会选择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它们有什么不同?
杨帆: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国内的投资仅有两个商业项目,分别在四川和陕西,这两个项目所处的城市都是二三线城市。
如果我们未来继续在国内投资的话,也仍然会选择二三线城市。由于目前一线城市空置率较高,商业物业体量又很大,使得我们的投资风险会加大。而二三线城市商业物业体量较小,价格也不高,我们更愿意在这样的城市进行投资。
当然,选择二三线城市还有一个考虑,就是可以避开外资管制。
中国房地产报:你提到在二三线城市投资可以避开外资管制,如何在准入和退出方面进行设计?
杨帆:在准入方面,二三线城市具有政策优势。在最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定,500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由省一级发改委核准,而我们所投的两个房地产项目,都在5000万美元以下。实际上,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引资诉求,因此我们在进入国内投资时,不存在太大的障碍。
在退出方面,我们已经在公司设立时设计好了退出路径,由香港的壳公司控制国内的投资公司,一旦退出,将壳公司卖掉即可。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国内的资产价格高涨,这是否为你们在国内的投资奠定了基础,相对于国外市场,国内市场是否有更多的机遇?
杨帆:恰恰相反,我们认为在国内的投资没有国外容易。
我们在全球市场有30多亿美元的投资额,分布在南非、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和中国。在某些区域,由于通货膨胀率较高,因此投资收益率递增也越高,而国内的通货膨胀较低,因此我们的投资收益率递增也较低。
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感觉到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浮躁。我走访了国内多个城市,其空置率从10%~50%不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何谈投资收益率?
商业地产大致分三种,写字楼、工业地产和购物中心。目前来讲,写字楼空置率太高,工业地产由于土地出让价格低,使得这些厂房很难到基金手上。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外资基金都扎堆购物中心,所以可供我们选择的价格合理的购物中心少之又少。
中国房地产报:为什么你们在国外的投资收益率会更高,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有怎样的区别?
杨帆:在国外,大型公司都会整栋租用办公楼而不买,因为他们会考虑,用相同买楼的钱与其获取投资收益率并不高的租金收益,不如将这笔钱用作投资可以赚取更多。因此对基金公司来说,可以获得稳定且长期的投资收益。
但在国内截然不同,国内大企业都自己盖楼,基金整栋收购写字楼,只能租给那些散户小企业,一旦受到经济变动影响,小企业撤租,将直接导致我们无法获取稳定且长期的投资收益。
对基金来讲,最难能可贵的是能够获取长租约,而国内市场显然无法给予这样的长租约。不仅如此,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大多贷款流向了股市和楼市,这造成了房地产市场不温不火,对我们来讲不具备投资价值。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下,我们宁可退出国内市场。
中国房地产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你对未来国内的经济走势怎样看?
杨帆:基金能最先感受到经济走势的变化,我的感受是,欧美国家仍有大量的公司倒闭,中国能够独善其身实属不易。目前来讲,启动实体经济并不现实,中国既然要坚持现有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就不可避免地有部分资金流向股市和楼市,否则那些实体经济会加速倒闭。
在国外,由于政府无法主导银行,造成贷款基本冻结,这直接造成了包括房地产和建筑业在内的一系列实体经济的问题。此次金融危机要走出阴霾仍需假以时日,只有全球走出金融危机,中国才能联动。因此中国的资产价格泡沫,短时间内无法消除,只能慢慢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