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ST海星 格力地产最后一搏
如果错过这次机会,格力集团已经投入的几亿元将会付之东流。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方帅 北京报道
面临9月17日期限将至,格力地产重组*ST海星的弦绷得更紧了。
7月21日,*ST海星(600185.SH)的公告中多了一段类似“最后通牒”的话:公司控股股东珠海格力集团与海星集团多次协商后达成相关《协议书》。双方对继续重组进行了相关约定,海星集团需要在本月31日前解决包括担保和诉讼问题,并与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就债权债务问题达成合法解决文件及注销海星科技所有分公司等6项内容。
公告称,如果海星集团两周时间内完成了上述内容并能保证重组在9月17日前完成,则格力集团将按协议提供款项用于解决海星科技的债务。
“如果错过本次重组的机会,格力地产3年内不能IPO或再借壳,已经投入的几亿元也会付之东流,因此格力地产肯定不会轻易放弃。”分析人士称。
失策的格力
格力地产欲重组*ST海星、借壳上市开始于两年前。
最初的格力地产是希望分三步完成借壳上市。
首先是股权转让,海星集团将6000万股股权以每股8.9元的价格协议转让给格力集团;其次在海星集团资产置出的同时,置入格力集团100%控股的格力房产、格力置业两家公司股权;第三步是非公开发行,*ST海星以每股6.71元的价格对格力集团定向发行24000万股,用于收购格力与海星资产置换的差额部分。
截至到目前,格力集团已付出不菲的借壳代价。
6000
万股股权的收购价格合计5.34 亿元,在成交日时,格力集团就已经支付1.2
亿元的首笔款项。同时,作为出售股份的附加条件,格力集团还以银行委托贷款的方式为海星集团支付4 亿元的借款。
然而就在格力地产进行资产重组的关键时刻,*ST海星刻意隐瞒的合同纠纷和对外担保案浮出水面。
2008年6月26日,中铁十五局因项目建设管理委托合同纠纷,向河南省高院起诉海星集团、海星科技;同年8月26日,中天建设集团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向西安市中院起诉海星科技(后来为*ST海星)。这两宗诉讼,涉及金额逾2亿元。另外,根据*ST海星2008年度审计报告,*ST海星查证到的对外担保总额为1.03亿元。但*ST海星都未及时披露。
“这让重组陷入停顿。”知情人透露。
“格力地产已经骑虎难下。”知情人对记者表示。如果继续重组,格力就要承担*ST海星的所有债务,如果放弃,选择其他的壳上市是否还会面临新的问题?
希望尚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年9月27日任职才到期的荣海却在7月14日选择了辞职。“荣海的提前退出是重组的积极信号。”分析人士称。
记者就*ST海星及格力集团能否如期解决细节问题向海星集团创始人荣海发短信求证,截至记者发稿前,荣海仍没有回复。
格力集团在公告中开出的重组筹码很明显暴露了*ST海星最为棘手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海星集团的债务问题以及前面提到的合同纠纷。
“其实中铁、格力、海星三方已经协商好了,只是公布的时机还未成熟。”知情人透露。
海通证券分析人士指出,格力集团为借壳上市已付出不菲的代价,格力集团房地产板块又希望通过上市发展壮大;有鉴于此,格力集团会主动去解决问题,为资产注入的完成扫除最后一道障碍。
事实上,格力集团经营房地产业务已近18 年。其中格力房产、格力置业两家公司拥有140
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项目都集中于珠海市,位置极佳,成本较低,盈利前景较为乐观。
从大的环境看,房地产业务是格力集团多元化战略的下一个重心,房地产板块借壳上市是其关键一步,势在必得。“集团的发展重心逐步向利润率较高的房地产业务倾斜已是大势所趋。”上述海通证券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核准方案有效期限的日渐临近,格力正迎来转型一役的“赛末点”,而相关时间节点或许正是2009
年下半年。
链接
荣海彻底退出海星
近日,*ST海星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经接到原实际控制人、现任董事荣海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并已同意荣海的辞职。公告称,荣海因个人原因请求辞去董事职务。
这表明,连续多年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的陕西首富、要打造百年海星的荣海彻底退出海星。
1988年,31岁的荣海弃西安交大教授的职位而下海,投资3万元创办海星科技。
1991年,荣海取得了康柏电脑在西安的销售代理权,当年获利800万元,赚取人生第一桶金。随后,海星推出自己的品牌电脑。
1993年,海星集团成立。荣海开始涉足房地产开发、现代饮品、连锁超级市场、生物制药、高效农业、装饰、体育、娱乐等领域。
2002年开始,荣海对海星“多元化的战术”不断加速推进,随后荣海的多元化扩张道路使得海星集团及其上市公司海星科技饱受资金链紧张之苦,且无力全身而退。
2003年10月,海星集团中标国家重点高速公路“大广线”开封至通许段。截至2006年年底,海星科技在该项目上累计投入资金2.36亿元。荣海表示,由于此项目投资巨大,海星集团“几乎拿出了全部家底”。
2005年12月,海星集团悄然将陕西省内拥有122家门店的海星超市出售给了澳大利亚购宝集团。
2007年,海星科技出现6486.15万元的亏损。
2007年12月,荣海控股的海星集团将所持*ST海星6000万股股权转让给格力集团,格力集团成为海星科技绝对控股的大股东,海星集团将不再持有海星科技股份。
2008年6月23日,荣海辞任海星科技董事长,淡出资本市场。
(霍星辰 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